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4年02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退休官员“走穴”谁来监督?
纪 玉
  纪 玉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听上去非常“高端大气”,实际上却是个“李鬼”组织。它所颁发的奖项,例如“全国十大百姓满意放心医院”、“十大文明服务示范医院”等,只要交钱,就能获得。近日,央视连续报道了这个组织搞有偿评选、一些医院花钱买奖牌的问题。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这个名称,其实是中国医院协会(国家卫计委下属协会)的曾用名,2006年正式更名后即告作废,谁知竟被用来敛财赚钱。

  除了一个“靠谱”的名称,“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在自我包装上下了很多功夫,还请来一些本行业的退休官员“站台”,增加“权威性”。这一切,看起来就像真的一样。只有一点,这些奖项不是评出来的,而是明码标价出售的。为什么这个组织几年来通过有偿评选敛财无数,始终无人过问?为什么中国医院协会多次发表声明并向有关部门举报,却没有下文?引人注意的是,为什么会有退休官员参与到这样的评选中?他们是否知情?这些都是问题曝光后,公众急切想知道的。

  官员退休后,当然可以参加一些社会事务,为社会做一些好事,但《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的活动不仅是营利性的,而且涉嫌违法。奖牌的买卖双方都很清楚,这些牌子没什么含金量,只是为了糊弄公众,或者为了用这样的“荣誉”给医院或个人带来资源,实际上就是一种欺诈。退休官员虽然身不在其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代表了政府的形象,不管对评比的性质是否知情,不管背后是否存在利益关系,去给这样的组织、这样的活动“站台”、“走穴”,不仅对他们个人声誉有影响,而且对政府公信力也是一种不小的损害。

  相比于对在职官员的监督,对官员退休后的活动仍缺乏严格的规范。虽然有原则性规定,但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也不够强。官员退休后,原有的影响力还能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发生作用;在现实中,离职、退休官员利用在职期间的权力影响和所掌握的公共资源谋取非法利益的情况,也不少见。要消除退休官员的“权力磁场”,前提当然是要约束在职官员的权力运行,但从制度上规范官员的“退休生活”,比如管住类似的“走穴”,仍然非常必要。

  被曝光后,“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网站已经无法打开,媒体记者按照网站上的办公地址前去探访,也完全找不到它的踪影。然而,绝不能让这个组织就此销声匿迹,有偿评选问题绝不能不了了之,其中暴露出的一些弊病,也实在有必要好好诊治一番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索契冬奥会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A25版:人才周刊
   第A26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A27版:人才周刊/移民热点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本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家长会
   第B04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5版:汽车周刊
   第B06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7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8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退休官员“走穴”谁来监督?
色调
向学
“空巢”之痛 时代之重
反正由它驮着
公正,要让民众看得到能体验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退休官员“走穴”谁来监督? 2014-02-19 2 2014年0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