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特别关注/社会与法
     
本版列表新闻
~~~检察官提醒购房客莫被不法中介欺骗
~~~检察官提醒购房客莫被不法中介欺骗
~~~检察官提醒购房客莫被不法中介欺骗
     
2014年03月1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楼市成交活跃 骗子大行其道
检察官提醒购房客莫被不法中介欺骗
孙云 蔡顺国
■ 马路边的房产中介店铺 图TP
  农历正月结束后,楼市回暖,成交活跃,一些不法分子也伺机活跃起来。再加上,种种限购政策令一些有意购房者烦恼不已,于是乎,一些以能帮助规避限购为名诈骗购房者的行骗手段也大行其道。最近,浦东检察院陆续受理了一批围绕房产中介经纪人发生的诈骗案,检察官提醒广大买房者加强防范,莫因急于购房上当受骗。

  自称能代买拍卖房

  由司法拍卖的房产可以不限购、不限贷,因此,一些不法分子将歪脑筋动到了这一领域,蒙骗那些受到限贷影响难以买房的客户。

  从外地来沪工作的单身女子苏小姐家境殷实,想在上海买套房,却苦于自己是限购对象,她听说有些房产中介有门路“搞得定”,便像只无头苍蝇般四处打听。去年1月,她先找到浦东花木地区的一家房产中介公司,对方称只要出4.5万元包装费,就能搞定关系。后来,她又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据说与浦东房产部门领导很熟悉的个体中介金某。

  金某一口答应,只要给他26万元手续费,就能帮苏小姐顺利办妥买房过户手续。苏小姐买房心切,连金某提出的“只收现金,不出收条,这是行规。反正是你求我,不是我求你,你要办就办,不办就算了”也一口答应,将26万元现金交给金某,还给了他所谓预付过户税款的27万元现金。

  过户手续还没办好,金某又告诉苏小姐一个“喜讯”。他说,通过房产交易中心的领导弄到了一套位于浦东的叠加式别墅,是司法查封后准备拍卖的,别墅包括两套相连房产,市值1100万元,领导可以用686万元的拍卖底价全部买下,与苏小姐各分一套,苏小姐只要出400万元购房款和好处费,就能得到市值550万元的别墅。之后,金某给了苏小姐一份加盖某拍卖行印章的《购买拍卖房委托代理合同》,从苏小姐手中陆续拿走303万元。

  到了按理应该拍卖交房的时候,金某嘴脸一变,告诉苏小姐一个“噩耗”:“别墅被领导黑掉了!”拍卖房买不成了,金某却不肯退钱,声称这些钱都已经转交给房产交易中心的领导,如今被“黑”了,也没法让领导“吐”出来。事到如今,苏小姐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急忙向警方报案。

  警方调查后发现,金某所称搞定关系能底价购买拍卖房和把限购对象“包装”成非限购对象的说法,都是子虚乌有。从苏小姐那里骗来钱后,他四处挥霍,赌博输掉20万元,买了辆奔驰越野车,又买来卡地亚手镯、宝格丽戒指等奢侈品包装自己。案发后,他矢口否认行骗,并始终没有退赔赃款。目前,浦东检察院认定其诈骗金额为356万元,并以涉嫌诈骗罪对金某提起公诉。

  借用房产店铺行骗

  个体户借用正规房产公司的门店和合同文本,冒充有资质的正规房产经纪人,私下承接业务,并与房产公司三七分成,这是房产中介行业虽然普遍存在却不为市民所知的“潜规则”。这些个体户既无资质,也缺乏监管,个别人难免做出逾规之事。

  市民温先生夫妇在购买二手房时,就碰到了一个正儿八经坐在瑞阳不动产门店内“上班”实际却不是签约员工的“阿诈里”韩某。

  当时,一名忙于接待业务的正规员工将温先生夫妇介绍给韩某,韩某向他们介绍了一套并未挂牌出售的“诱饵”房源,低于市场价50万元的房价果然让温先生夫妇上钩了,在未与房东见面、签约的情况下,轻信韩某许诺,同意他将所谓有房东签名的转让合同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照片的形式来确认交易,并支付给韩某中介费6万元和定金10万元。到了约定去房产交易中心办理过户手续的日子,韩某当然请不来真正的房东,也交不出真正的房产,温先生夫妇报警后才知道,合同上的签名原来是韩某伪造的,韩某也早已不是瑞阳的正式员工。

  目前,浦东新区检察院已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韩某依法提起公诉。

  为购房办理假结婚

  高某,男,47岁,已婚,美国海归博士,先后在某国有银行总行、北京和上海的两家著名基金公司担任高管,妻子女儿都在美国定居……看上去,这份履历不应该与犯罪嫌疑人、看守所这样的字眼打上交道,但是,这货真价实是一份犯罪嫌疑人的个人资料。

  是什么把这位年薪数百万元的金融高管送进高墙?记者听到的答案令人吃惊:“我就是想瞒着妻子买一套房,没想到房子没买成,我却进了看守所。”这是怎么回事呢?

  高某虽然并非上海户籍,却符合购房条件,按理可以走正规途径买房,奈何他为了与身居海外的妻子离婚打起小九九,希望不用妻子的身份证和户口本,悄悄给自己买套房。单身外地户籍人员是不能在沪购房的,怎么办呢?

  聚家房产经纪公司门店经理王某支了一招:杭州的结婚登记信息与上海没联网,高某只要不出示结婚证,就跟单身汉没什么区别,中介公司可以帮他办假证,让他和其他人“假结婚”,然后顺利买房。王某与高某一拍即合,很快,便通过另一名中介经纪人江某的帮助,帮高某伪造了一张结婚证和一本户口本,让他与一名四川籍女子假结婚。

  在办理过户手续时,这两本伪造的结婚证和户口本露了馅,高、王二人、江某以及给制假者跑腿的假证贩子老王均被追究刑事责任。警方通过这一案件顺藤摸瓜,又陆续发现多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的门店经理、业务员串通客户,购买和伪造假户口本、假结婚证等,以规避上海对非沪籍人士购房的限制。 

  本报记者 孙云 

  特约通讯员 蔡顺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3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4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读者之声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新民健康/资讯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目击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特别关注/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8版:东方大律师/社会与法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06版:专版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聪明消费/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14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3版:家装之窗
   第B24版:家装之窗
   第B25版:家装之窗
   第B26版:家装之窗
   第B27版:家装之窗
   第B28版:家装之窗
   第B29版:好吃周刊
   第B30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32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绅士
   第C04版:妆容
   第C05版:摩登
   第C06版:品味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大牌
楼市成交活跃 骗子大行其道
造假吃空饷捞进15万元
合开网店起纷争 昔日好友反成仇
新民晚报特别关注/社会与法A26楼市成交活跃 骗子大行其道 2014-03-14 2 2014年03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