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现象不可小视,那就是今年1月份发行和上市的这批“妖股”的走势,之所以称其为“妖股”,在于这批新股上市后普遍得到恶炒,其行为模式是,上市首日封44%涨停板,接下来连续拉涨停板,其普遍的走势如同发射卫星,将其射到一个极限且很离奇的高度,然后大量换手,其最大得益者为网下申购的机构,个人投资者中签的也赚点小钱,接下来做冤大头的是那些高位接货的人。以那个上市后比较疯狂的易事特为例,发行价为18.40元,在上市首日上涨44%的基础上,连续11个涨停板将股价拉高到77.66元,然后持股者开始出货,接下来的几个交易日股价跌至56元,至于在什么地方才可能企稳,谁都不知道。易事特的走势比较典型也比较极端,问题是,首轮上市的新股绝大多数走势都这样雷同。
看到这样的走势,突然想起三年前的IPO,那时新股也是那样的疯狂,所区别的是三年前全部是高价、高市盈率发行,而今年是低价、低市盈率发行,但三年前,即便148元的发行价、100倍发行市盈率,上市后依然照炒不误,但是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可以用哀鸿遍野来进行评价。
这批新股股价在当年发行价上拦腰一刀的比比皆是,如果上市后在疯炒的最高点买入的,现在市值只剩20%了,这样的股票不在少数。正由于此,一年多前发行的新股大量跌进发行价,最终IPO不得不停了下来,原本1000点开市的创业板指数一直跌到585点,也正由于此,去年创业板绝路逢生,但即便创业板出现了一波局部牛市行情,好多股票现在依然还没有达到当初的发行价,因为当初跌得实在太深了。
现在的问题是,今年开始的IPO,这批新股是否会重蹈前一批IPO新股的覆辙?笔者以为一定会的,从今年上市的48家新股来看,大多数股票走的都是那个易事特的模式,大量筹码都已经套在上方,由于这种无量的空涨,没有经过充分的换手,持股成本就在上方的高位区,现在的持股者全部都像“举杠铃”般地挂在上面放不下来了。现在抛出股票的,基本上都是割肉盘,多杀多的行情还会延续。这轮IPO现在还刚刚开始,第一波炒作最疯狂,也许随着新股越发越多,上市炒作的力度会有个递减的过程,加上接下来有可能新股发行价会有所提高,二级市场新股的盈利空间也将有一个递减的过程,估计三年发下来新股依然会跌破发行价,这样的循环过程还会再现。新股肥一批人、最后也会套死一批人。
股市还在小心翼翼地探下影线,不管怎么样,上证指数2000点位置就长线投资而言,是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区域,在这样的市道中,市场的操作性比较好,但选择股票时还是要回避那些从高位砸下来的新股,指数还在2000点,可这批股票似乎还在6000点位置上套人哪。
应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