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拥堵,减轻雾霾,本是为民好事,但突然出台的“限牌令”却让不少老百姓心里更加添堵。民生政策为何上演“半夜鸡叫”,为什么宣布前4S店的“小道消息”已经漫天发布?
政策发布为何“突袭”?
此前,杭州已经多次出现即将限牌的传闻。每次的既定模式为:4S店发布即将限牌消息——杭州车市升温——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辟谣。唯一不同的是,喊了多次“狼来了”以后,这次“狼”真的来了。
有不少人对此质疑,为什么这次限牌也是“突然袭击”,只给大家留了5个小时?杭州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26日对此解释,发布会选择在晚上7点召开学习的是“天津模式”。而此前的“辟谣”属于部分媒体和民众的误读。“之前媒体采访的都是杭州市治堵办,这个机构因为没有参与限牌的决策,因此回答‘不知道’、‘没听说’也很正常。但却被部分媒体和民众误读成了‘不会限牌’。”
但杭州市公路交通局副局长陆献德25日晚在记者们的围追堵截下的解释却是:保密的最大原因是限牌“太过敏感”,为防止大家突击购车甚至突击购车囤牌,总结其他已推“限”城市的经验,选择“突然袭击”的方式更为保险。
谁走漏了限牌消息?
从22日晚上开始,微信朋友圈、新浪微博已经开始转发有关杭州限牌的信息,与以往限牌传闻不同的是,这次传闻给出了确切的限牌时间为25日或者26日,而4S店也加大了宣传攻势。
记者在杭州东新路、西溪路一带的汽车4S店看到,“即将限牌,请速购买”的横幅已经挂在大门口,22日晚开始一些4S店就已经将营业时间延长到晚上10点。浙江万国长安福特4S店一位销售人员陈小姐24日对记者说:“这回是动真格了,我们已经连夜把杭州周边城市的现车都调运过来了。”
记者采访了多家4S店相关负责人限牌消息来源,回答为“交警”、“车管所”、“内部人士”等,不一而足。
对于谁走漏了限牌消息这一质疑,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朱云夫说,杭州限牌的事情经过多次调研,历时久、参与人员多,很可能是在这些中间环节信息被泄露。“对于消息是如何泄露的,我们将会追查。”他说。
买车囤牌是赚是赔?
限牌风声提前泄露,导致一些投机者闻风而动。日前,有网友向媒体爆料,有人在某微型面包车4S店一口气买了100多辆面包车。杭州翔通汽车有限公司沈半路店的销售人员确认了这一消息。这位姓张的销售人员说,早在20日,也就是杭州市政府宣布限牌消息前的5天,有一位金姓的顾客提出,一次性在他的店内购买125辆长安之星商用车。“当时他说,过段时间杭州可能会限牌,买些车上了牌照,到时候连车带牌卖了可以赚钱。”
但陆献德却认为,这样的豪赌未必有效,搞得不好钱赚不到,还“偷鸡不成蚀把米”。他说,之前广州、天津限牌,“不要说100多辆,囤了几百辆的都有,但杭州的情况不一样”。他说,杭州的二手车只能转让一次,第二次再转让就无效了。之所以采取这样的制度设计,就是为了打击囤牌行为。“这样只有真正需要购买长安之星的人才会去买这些车,希望通过买车获得牌照,再换车的人行不通。”
据新华社杭州3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