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2014春令热线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片肉都得有“身份证”
陈杰
■ 有了“追溯卡”,吃肉更放心了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谁知盘中肉,块块有来历。

  前些年,受到“瘦肉精”风波的影响,无肉不欢的市民犹豫了,常自问,现在这肉还能吃吗?那就到上海肉类交易量最大的市场去瞧瞧,肉如何从产地“流”上餐桌。

  下午3时许,地处沪南路的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一辆来自安徽宿州的冷链运输车抵达,拉的是3吨预冷肉。头道手续是到市场门口的管理部登记、抽样。抽样干什么?检测“瘦肉精”。

  在市场安检站,肉样本被剪碎,装进5毫升的离心管,放到沸水里加热10分钟后取出冷却,产生渗出液。再拿一根小离心管,滴3滴缓冲液,目的是保持管内pH值的中性。接下来,大离心管里的渗出液被用吸管“转移”3滴到小离心管里。充分摇匀后,滴在快速检测板上。它有个专业的名字,叫做盐酸克伦特罗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板,结果可直观显现。

  检测板上有两条线,一条叫C线,对照线;另一条叫T线,检测线。滴液上板的五到八分钟后,T线比C线颜色淡甚至不显色,说明有“瘦肉精”。反之则没有。每天,在这个安检站,要做200-300个肉样本,9个人两班倒。检验员看到的供货商名称只是一串数字,并不知道是谁家的肉。

  一次检出有问题,商户可申请复检。还有问题,送政府有关部门实验室定夺。取样样本保留15天,记录保留3个月。安检站上次检出“瘦肉精”,还是两三年前。

  除了给肉做体检,随车而来的还有交通卡一样大小的“追溯卡”。里面信息丰富,有产地代码、屠宰场编号、供货商编号、检疫证编号、检疫日期、车号、成交数量等。市场入口处和交易大厅里都配着刷卡机,一刷就都清楚了。

  通过体检后,肉被拉到4000平方米大的交易厅。这里最“壮观”的时间是深夜12时至次日凌晨3时,数以千计的下家急着买好,赶回菜场上早市销售。卸货有点特别。工作人员会给每片肉扎上一个黄色的小吊牌,叫做电子化理货追溯吊牌,上面是一个五位数字。这吊牌一次性使用,有点像阳澄湖大闸蟹戴的“戒指”。输入数字,就知道这片肉出自哪个屠宰场,货主是谁,产地哪儿,分量多少。即使到了面对“马大嫂”的菜场,每片肉还会化整为零,但摊主对肉的来龙去脉依然可以做到心知肚明。   本报记者 陈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4春令热线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艺评论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民生上海
   第A30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A31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A32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 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酒旗茶垆/好吃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专卖点今年建冷鲜禽追溯体系
无证“制豆”“制水”被依法取缔
每片肉都得有“身份证”
以形补形吃啥补啥?别迷信!
新民晚报2014春令热线A05每片肉都得有“身份证” 2014-03-27 2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