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科学家发现
有效诊疗新思路
~~~上海科学家发现
有效诊疗新思路
~~~上海科学家发现
有效诊疗新思路
~~~上海科学家发现
有效诊疗新思路
~~~上海科学家发现
有效诊疗新思路
     
2014年03月3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VEGFR-3活性缺失或导致败血症
上海科学家发现
有效诊疗新思路
董纯蕾
  本报讯 (记者 董纯蕾) 人体的免疫系统好似一支手握双刃剑的卫兵队,“该出手时不出手”会让人生病,“出手”过度或持续时间过长也会损害健康。很多疾病都与过激免疫反应相关,比如败血症。正是从这个方向入手,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王红艳研究组,发现了一种重症细菌感染导致败血症的新机制,并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免疫》(IMMUNITY),在线发表了王红艳研究组的该研究成果。

  重症细菌感染导致的败血症,是一种与TLR4过激免疫反应相关的高死亡率疾病。TLR4信号通路,便是其中的双刃剑,巨噬细胞识别细菌启动免疫应答靠的是它,但过度或持续性的TLR4活化,又会引起过激炎症反应,造成器官损伤。

  在王红艳研究员的指导下,张彦波、路瑶等研究人员发现,防止免疫系统过激反应的关键在于一种名为VEGFR-3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当巨噬细胞受细菌感染或细菌脂多糖LPS刺激后,VEGFR-3便活跃起来,形成一个负反馈环路,如阀门般管好TLR4信号通路的活性,不让它“人来疯”,有效抑制其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避免了败血症的发生。研究证实,VEGFR-3活性缺失的基因工程小鼠,在细菌感染时,更易发生严重组织损伤,死亡率大幅升高。

  研究还发现,VEGFR-3的分泌型配体VEGF-C,可担当VEGFR-3通路的激动剂,可能在治疗败血症方面有潜在的保护作用。而在本项研究中,败血症患者血清中的VEGF-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VEGF-C可用作败血症诊断的标记物。相关工作已经申请专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专版/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5版:新民健康大讲堂/专版
   第B06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新疆中职生首次在沪考上大学
教你“自助就医”
VEGFR-3活性缺失或导致败血症
分享“兰密码” 坐论“养兰经”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VEGFR-3活性缺失或导致败血症 2014-03-31 2 2014年03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