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错落有致的老宅渐渐地在城里拆得少见了踪影,这些老宅太有抒情的色彩情调。这给年轻一辈的黄再平去创作绘画带来了麻烦,大学里教的是昔日乡村式的经典的艺术,而眼前所见是日日高耸的大楼,在国外的大片中更是以华灯绽放的摩天大楼作为故事的衬景的。乡村的小桥流水很抒情,摩天大楼里的灯光色彩太富表现,黄再平就此开始了他的诗意的抒情与几何体的现代色彩表现的创新之路。
美术创作也与文学一样无巧不成画。黄再平住的那里,每日要经过一座旱桥,桥下本是货运火车的中转站,然而蒸汽式的老火车头和老车厢实在是映照了中国铁路工业发展的轨迹,使人们舍不得抛弃。黄再平每日从上俯瞰下去,落日镕金,火车头斑剥的铁锈红无论你从什么角度去观察都调动你绘画的调色板的创作灵感。黄再平常讲起以粉画创作这些作品的感受,“我很感激这块保存下来的民族工业的遗迹。虽然住在那儿离上班很远。但就是这种感觉使我感受昔日的机器也可以用抒情去表现。特别是上海粉画的前辈对粉画创作的推动,使我们年轻人探索到以古典美的语言去表现这种工业题材。”很幸运黄再平的其中一幅创作还获了奖,又被专业单位收藏了,这在年轻人中是少见的,因为粉画是成熟画家表现技法的去处。
正如上海的粉画前辈所讲,粉画本适于表现都市生活,因为色彩柔和,特别是色粉笔的复色,更是见致见笔,这样就会产生一种经典的深幽。黄再平就是用这种粉画的表现技法使老工业题材有了这种味儿。“蛮有水平的”,前辈粉画家这样讲,可见上海的年轻画家对都市太了解,不必去那遥远的远方去寻找昔日的原生态美。
上海美协和粉画专门家又常办粉画展,推动上海的粉画创作。黄再平将他近期创作的粉画作品给我看,黄再平很能创作,那种灵性的小品很淡雅。上海的年轻画家由于生活在都市里,这几年生活环境往精致中去,画风与生活的气氛也一致了。不过黄再平还是很有想法,因为在学校教书很忙,只要有时间进行创作,黄再平还是很能创作出新题材新风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