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所知,法租界与英租界交界处不设铁门,与中国地界分界处的范围有南市与徐家汇土三湾,与南市相通的路口有好几条,然而设有划界的铁门仅有斜桥一处。依稀记得还有一处是康悌路(今建国东路)与南市交界处也有铁门。在法租界整个南边是一条徐家汇路,紧贴徐家汇路的是一条臭水浜肇嘉浜,沿浜是一片棚户,有这么一条隔离带就无需安装铁门,由此一直往西,直至徐家汇,即现今的肇嘉浜路、衡山路、华山路相交的地方装有铁门及巡捕驻处。自1938年~1941年之间我住在姚主教路(即现今的天平路),进出于此从未遇到过阻拦。原因可能由于天主教堂及它的一些附设机构在铁门之外的缘故。铁门这东西表现的是种界限,在它之内外是两重天地两个主宰。这门一关,虽是亲骨肉也遭两厢割断,就是开着允许通行,若被怀疑轻者勒令抄靶子搜遍全身,重则扣下送巡捕房。这就是生活在殖民地里当三等公民的滋味。在敌伪统治下当亡国奴的苦楚。
人若失去了自由和没有了尊严,那还做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