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本报与市金融办,联手开办“上海金融大讲坛”。贵宾室内,座无虚席。讲坛之中,人头攒动。首讲完毕,金融系统多人提问:下一讲什么时候?
昨天,本报与辰山植物园,联手打造“健康生态跑”。背景板上的7个赞助商图标,和清晨公园内,四处飞扬的青春笑容,相得益彰。跑毕,朋友圈瞬间刷屏,不少参赛者意犹未尽,有人建议:一个月来一场?
这年头,组织活动很难。双休日要人捧场,更难。活动结束了,各方满意,还有人惦记下一场,那真是难上加难。过去的这个双休日,两个活动缺点总难免有,但总体令人满意,还能让人回味,总是有一些细节支撑。
“上海金融大讲坛”,我们与市金融党委宣传处前后商谈了4个月,面对面沟通20多次。同事谈璎、郭文才先后制定了十几个方案,双方初定3个,最终确定1个选题。
精心准备,确实与众不同。“首讲”邀请发出后,传真机陆续吐出70多份“参加”的回执,不少金融机构一来七八人。前天,听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的“首讲”后,几家金融单位纷纷“预订”后几场的“协办权”。
相比之下,“健康生态跑”更像是一次“闪电战”。同事沈敏岚、钟喆在过去一个月,像两个不停旋转的陀螺。近两千人的参赛规模,7大赞助商,中国最好的路跑赛事团队,重量级参赛嘉宾……千头万绪,一一解决。
为了不到5公里的跑步,各方前后开了17次沟通会,把一切细节都想到位——赛道有坡度处安排志愿者提醒,特殊参赛者安排“陪跑”,赛事结束后半小时,辰山植物园还在询问救护站,有无“异常情况”……欢乐之后,是积聚多时的紧张,昨天赛毕,一名现场组织的工作人员,从下午5时30分,睡到今天上午5时30分。12个小时补充的,是精神放松之后的疲惫。
万事开头难,但开头之后,要继续维持,也难。今天,关于“上海金融大讲坛”和“健康生态跑”的总结会,就将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