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1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由谭
望文生义要不得
沈建华
  沈建华

  近来“香蕉艾滋病”的传闻又吓着了一些人。所谓“香蕉艾滋病”,是指一种对某些敏感品种香蕉具有毁灭性的植物真菌病,这一病症在农学界称为香蕉枯萎病、黄叶病或香蕉巴拿马病,本身不存在由植物向动物传染的可能性,更不会威胁人类健康。把一种植物真菌病和一种人类病毒病简单挂钩,就是望文生义。“香蕉艾滋病”的传闻比“香蕉艾滋病”本身对于蕉农造成更大的伤害,这不,香蕉主要产区广西的地方政府又急了,开始在媒体上大力“正视听”了。

  眼下“望文生义”闯的祸还真不是一件两件。前不久,一位资历已经不算浅的媒体人在一个新媒体上写了这么一段话:“PX(对二甲苯)所含的苯经过权威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位为强烈的人类致癌剂。”苯确实是已被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定位为I类致癌剂,即确定的人类致癌剂,但这又关对二甲苯什么事?对二甲苯和另外两个二甲苯,邻二甲苯以及间二甲苯明明白白被定为第Ⅲ类化合物,即不是人类致癌剂。一个电话打过去,问出处何在,原来他们居然把“二甲苯”这一化学专有名词拆开成修饰定语(二甲)+被修饰中心词(苯)的偏正结构来理解!他们可能是文科男+文科女,但高中化学总上过吧!我是又好气又好笑,马上告诉他们,在大多数欧洲语言或者其他字母拼写语言中,二甲苯(xylene)和苯(benzene)是浑身搭不上界的。建议他们马上撤掉或者改掉,要不我就发帖子来帮“正视听”了。

  这些年来有了“百度”,有了“维基百科”,这对于大家查对一些东西是方便多了,但查阅字典、手册和百科全书也是缺不了一定的专业判断能力的,更何况“百度百科”等等网上百科的词条有一些是有“暗伤”的。严格科学的判断是需要系统完整的知识积累和一定的专业训练的。目前大量望文生义的简单化判断浮现不能不说是和当下泛滥的碎片化阅读风尚有关。

  及时的、客观全面的信息服务是我们的公共管理部门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之一。查看我们不少公共服务部门的网站,主要负责人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上级部门负责人的视察活动和“重要指示”占据“要津”,至于公众迫切需要的信息、针对社会上各种无据传闻以正视听的正面信息,都只能蜷缩于网页一隅,或者根本找不到。

  大量存在的“望文生义”,说明全民普遍的科学素养还有大大提升的必要,还需要更深入广泛的全民科普。我们的科普工作者除了上天入地,从宇宙大爆炸和引力波谈到大陆漂移,也要落到地上来,站在老百姓的高度,和大家谈谈天天都会碰到的油盐酱醋和鸡毛蒜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保健
   第B06版:康复/康健园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正视水污染“破门而入”的现实
细节支撑
“去官气”
“天价学区房”启示教改大棋局
鸡开得胜赋
望文生义要不得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望文生义要不得 2014-04-14 2 2014年04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