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明珠 活力无限
泸州位于四川省南部,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成渝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和西南出海大通道的关键节点。全市幅员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下辖三区四县,总人口503万。
“千亿GDP俱乐部”
2013年,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增速为四川省第三。经济增长继续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省GDP排名升至第八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6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84.4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300.5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的增速为全省第一。
“双百”大城市
2013年底,泸州中心城区面积109.4平方公里,人口108万,在川南率先建成“双百”大城市。到2030年,预计中心城区人口将达到200万人、面积达到200平方公里。泸州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推进产城互动发展,加快构建“一主四副多点”新型城镇体系,“江、山、酒、港”的城市特色更加鲜明。
现在 四大机遇强势汇聚
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开展,泸州发展的舞台更加宽广。泸州正面临着“一城一区一角一港”四大发展机遇。
“一城”,即资源枯竭型城市。泸州已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在四川省地级市中是唯一一个;
“一区”,即乌蒙山片区连片扶贫开发。泸州叙永、古蔺两县已被列入国家级《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合江县列入了四川省省级乌蒙山片区扶贫规划;
“一角”,即“中国白酒金三角”。泸州正与宜宾、遵义联合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品牌,这一战略得到川黔两省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并在《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中被列入国家战略层面;
“一港”,即泸州港。泸州是国家批准的二类水运开放口岸。泸州港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四川第一大港。
这些发展战略和宝贵机遇,为泸州的跨越腾飞创造了有利条件、开辟了广阔空间,也孕育着巨大商机。
开放的泸州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必将为广大客商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舞台。
未来 次级突破抢跑领先
泸州到2016年——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翻番,达到1000亿元。
全市生产总值将翻番,达到2100亿元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翻番,达到1400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500亿元以上。
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将翻番,达到165亿元。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翻番,分别达到4.1万元和1.5万元。
重点片区
城北片区——扼守财富北大门
城市投资环境是指城市魅力和环境优势,是城市的品质、品格、风貌和城市人智慧的积聚与反映,是城市的内涵和底蕴。龙马潭区的魅力,在于其由内及外的蓬勃活力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最近揭晓的由《华西都市报》、川商杂志社主办,华西财富圆桌会、全国川商理事会承办的“四川最具投资价值城市”评选中,龙马潭区获得“四川最具投资潜力城市称号”。
城西片区——囊括优质资源配套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一步向西挺进,一系列大规模、高品位的城市配套进一步完善,城西新区作为泸州中心组团未来发展的载体已逐渐成为泸州繁华都市的新标杆。
根据规划,泸州旧城内的一些不适合城市发展的市区级管理部门都将搬迁至城西新区。不少金融机构也看到商机,纷纷涌入。随着城西综合体内五星级酒店、高端商务中心等地标性建筑的诞生,蕴含城市发展后劲的城西新区,必将爆发新一轮的城市价值裂变。
沙茜片区——泸州的“浦东新区”
沙茜片区的规划范围包括茜草、沙湾和张坝桂圆林3个组团。该片区三面环长江,背靠老鹰岩城市绿化公园和全国闻名的张坝桂圆林旅游风景区。
沙茜片区是以高品质的生活居住、旅游休闲为主导,集景观、生态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城市新区。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茜草片区将成为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副中心。住宅区也将以高层、多层为主,采用“大疏大密”的城市规划,营造优美宜人的城市景观和鲜明的城市特色。
历史城市光荣榜
★中国酒城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双拥模范城
★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
★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建设工作先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