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时候来丽江,都是好时候。”那年冬天,在丽江大研古城的忠义市场,卖花卖菜的大婶曾这样对我说。如今我回来,在丽江悦榕庄花园套房的院子里,看云。
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桂花树,透过院墙望出去,是玉龙雪山的侧峰,积雪皑皑,在云层中时隐时现。
悦榕庄更靠近束河,但为着那些新鲜的蔬果,还是到前台订车去大研古城。
市集还是记忆中的样子,想必古城中的游人也一样往来如织。路边的野菜连根带泥,依旧呼吸着山谷的气息,那些芳香美丽的花居然也是菜。现在是樱桃与杨梅的季节,山一样高得堆积起来。还有成串的葡萄,熟透的紫色,油桃和芒果新鲜上市。
酒店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立夏那天丽江下了雨,所以之后的日子直到入夏,都会多雨。趁雨没有下,阿扎带我去束河镇外的普济寺,再到白沙镇的大宝积宫看壁画。
阿扎是丽江人,去年夏秋之交去珠峰大本营时认识的。他有虔诚的信仰,到海拔5200米的大本营时抱着成捆的经幡,顾不得高反一一挂上。
我熟知云南手艺人在制陶和铜器上的精妙手艺,拙朴天然,自成一格,但普济寺和大宝积宫的木雕却有让我意外的细腻。普济寺是当地人逢年过节都会前往的寺庙,尤其是新年时候,阿扎和家人都要去上香。庙里的木雕上了彩漆。工匠雕刻的花朵仿佛依旧残留着当年迷醉过他的芬芳。在这个多年以后的初夏午后,我用凝神注视的方式还原他的技艺手法,仿佛一场交谈,贯彻了一刻与恒久的关联。而大宝积寺的木雕保持本色,线条洗练,是文人士子的清雅。
它们诞生于一个自成一国的神秘国度,那里有雪山和清泉,彩羽的鸟,应答凡人呼喊的神仙。这里的人还没有机会知道外面的世界有那么多纷繁的事,也不知道在那个世界里,人们是多么容易在旁枝末节与偏颇预设中错过了真相,而忘记了神明的模样。
如今的丽江,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面貌,往来的游客,融化的积雪,鱼龙混杂的纪念品。我总是喜欢这个雪山下的小镇,她宽容地接纳,但从未忘记自己值得骄傲的过去,就像那些按时节成熟的瓜果蔬菜,还有那些破土而出的草药绿植,总有着自己的坚持,让每一天都成为最好的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