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6月2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上海的小吃
朱争平
  朱争平

  小吃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展示一个城市的市井风情。老上海的小吃以其广博的风味、琳琅的品种、精美的造型、绝佳的口感赢得了中外食客的青睐。

  明清以来,随着上海商业日趋繁荣,人口不断增加,从上海本地食摊起家的小吃日益发展。据《嘉定县续志》《松江府志》《上海县志》等史书记载,开埠前的上海,“春玺”、“糖团”、“花糕”、“纱帽”(即烧卖)等各种民间小吃已达百余种。上海开埠后,银行、钱庄、交易所、商行、旅馆纷纷开张,海内外商贾纷至沓来,催生了小吃摊担的迅速发展。当时饭店还不多,许多流动职业者、海关人员、洋行跑街、交易所职员等一日三餐不能定时的人员,常在摊上就食,许多市民除正常用餐外,也需要食用点心,造就了“吃食摊担举目皆是,八方美食里弄飘香”的繁荣景象。至上世纪40年代末,全市已有几万家小吃摊担、上千个小吃品种。

  在小吃摊担成群发展的同时,各种小吃店和糕团店也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上海小吃市场的主体。创建于1875年的沈大成糕团店,集南北风味小吃之大成,注重选料,讲究制作,善于创新,一举成名。于明嘉靖年间开业的绿波廊,其点心小巧玲珑、色调高雅、造型精美、口味独特,堪称沪上一绝。创始于1909年的乔家栅云集了众多点心名师高手,所做的糕团点心在沪上也独树一帜。始建于1945年的王家沙点心店,以上海点心为本,结合江南点心风味变化出新,兼收并蓄,自成一格,所做的虾肉馄饨、蟹粉生煎、豆沙酥饼、两面黄四款特色点心,被誉为老上海点心的“四大名旦”,有“上海点心状元”之称。杏花楼、南翔小笼、小常州、小绍兴、萝春阁、老半斋、松月楼等都是老上海有名的小吃店。

  在众多的上海小吃中,有不少是创于上海本地的经典小吃,穿越世纪,驰名中外。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南翔小笼,小巧玲珑,晶莹透黄,以皮薄、馅多、卤重、味鲜而久负盛名。蟹壳黄因其形圆色黄似蟹壳而得名,咸甜适口,皮酥香脆,有人写诗赞它:“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糟田螺是用个大肥美、肉头厚实的田螺为原料,烧好后加陈年香糟制成,肉质鲜嫩,汁卤醇厚,入口鲜美,是上海五味斋和鲜得来两家点心店的特色风味小吃。擂沙团是乔家栅的风味名点,色香俱全,软糯爽口,携带方便,深受游客欢迎。老上海著名的小吃还有小常州的排骨年糕、小绍兴的鸡粥、城隍庙的开洋葱油拌面、春风松月楼的素菜包、沈大成的桂花条头糕、绿波廊的枣泥酥、杏花楼的月饼、老半斋的千层油糕等。

  老上海的小吃也是海纳百川,荟萃了全国各地的著名小吃。扬州的翡翠烧卖、淮阴的汤包、黄桥的烧饼、广州的云吞、宁波的猪油汤团、嘉兴的粽子、山东的水饺、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等等。同时,来自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丹麦、俄罗斯等国的西点也都随着上海的开埠云集沪上,上海成为当时全国风味小吃品种最多的一个城市。解放后,上海小吃在曲折中发展,但一些传统名点在民间保留了下来。改革开放使上海小吃业焕发了青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加速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上海小吃市场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小吃门店数以万计,小吃种类无以计数。

  在餐饮业日益繁荣的今天,如何继承和发扬本帮传统小吃的技术精华,融传统、创新、引进于一炉,使上海的传统小吃工艺焕发新的活力,形成以本帮传统小吃为特色,各种中西小吃荟萃的小吃市场,则是需要上海餐饮业关注的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资讯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旅游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夜光杯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阅读/连载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2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阳光天地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广告
戏赠《繁花》作者金宇澄兄
外婆
我生在虹口
老上海的小吃
回味杨立青
华忻坊的弄堂风景
新民晚报夜光杯A12老上海的小吃 2014-06-24 2 2014年06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