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放缓
查阅历史统计数据可以发现,2004年,全国发展党员数量达到241.8万名。此后,这一数据逐年攀升。2012年,全国发展党员数量达到近年最高的323.3万名。
2013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40.8万名,较上年减少82.5万名。这是近十年来全国发展党员数量首次降低。同时,2013年全国党员总数的增幅也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对严格发展党员程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等提出明确要求。今年5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根据发展党员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变化,将中央提出的“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写入总则。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发展党员数量的减少,正是我们党对党员队伍规模与结构进行主动调控,致力于提高质量、优化结构的结果。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军认为,如果数量增加快但质量不能保证,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就会下降,带来的不是整体战斗力的增强。
“我们现在更重视党员的质量,而不是单纯追求数量,这是新形势下我们党从自身建设的现实出发采取的必要举措。”戴焰军说。
重在作用
专家表示,历史上,党员规模往往与所在历史阶段的主要任务、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密切相关。通常,在历史转折关头、遭受挫折之后、路线调整之后,纳新的要求更强烈,而在稳定阶段,提质的要求则更迫切。
“作为执政党,发展党员的情况更多取决于我们的政策、组织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发展党员方面的整体思路等,要取得数量上的增长是相对容易的。”戴焰军说。
专家同时表示,一个政党不是人越多越好,搞“全民党”是行不通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先锋队组织,因此,对成员必须从严把关、好中选优,重要的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辛鸣说。
专家认为,党员发挥作用的形式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戴焰军说,“现在党员作用更多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相比之下,这个要求一点也不低。”
“严进”“能出”
专家认为,一个政治组织,人员必须能够流动,才能有生机。“一方面,我们要把住组织的入口,提高增量的质量,这就需要‘严进’;另一方面,我们要提高现有党员队伍的质量,这就需要‘能出’。”辛鸣说。
2013年4月起,江西省宜春市在全市近22万名党员中全面启动民主评议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674人被评为不合格党员,不合格党员中有114人被劝退或者除名。不只是宜春,全国很多地方目前都在按照中央的要求,探索开展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工作。
“一些群众对我们党有看法,也许只是因为身边一个党员不合格。”辛鸣说,因此,妥善处理好党员的出口问题非常必要,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据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