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我在青年报工作时的老领导马福龙同志寄来了他的《余辉拾零》续编——《我唱〈你是灯塔〉》。书尚未打开,我由此一下又想起了两年前,在本报一位退休同志的手机视频上,看到他90多岁的老母亲在病床上吟唱《你是灯塔》的一段影像。两位互不相识的老者,一曲相通的心声,我很是感动。
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旋律,大约是七八岁的时候,村里驻满了解放军,时值著名的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之后,济南战役之前,被乡亲们称为“老八路”的成建制部队正在休整。部队每列队出操、上课、唱歌,尤其教唱新歌曲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就扎堆在一旁,跟着学唱,起哄拉唱。而今的时代早已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家有了巨大发展,但歌词中的核心词语,如“灯塔”、、“核心”、“方向”,也只有我们的党才配享。当时学的歌,还有几首至今依然记得它们的调调和相关词语,如“咱们的朱德总司令,命令全国大反攻”、“铁流两万五千里”、“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当然最耳熟能详的,还是毛泽东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大力提倡的那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说到莱芜战役,我必须在此补一笔:2007年时,我曾收到老家山东省莱芜市市委宣传部的征文函,为来年的莱芜战役60周年庆在全国开展征文活动。很愧疚,我没有完成,一是我自己不具备那个资历,战役进行时自己还是光屁股孩子;二是村里那批“老支前”,包括摊煎饼、做军鞋的婶子大娘,也早已作古了,采访对象没有了。但我始终相信,老家的这些父老乡亲,才是听党话、跟党走的铁杆“党迷”。于是我更加愧疚。
十来岁时,每逢春节父亲为乡亲们写春联时我都跟去研墨,我注意到父亲笔下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是“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有一年春节,父亲为正在朝鲜打仗的叔叔家写了副对联,是父亲自己编出来的,上联是“听毛主席话胸怀天下事”,下联是“跟共产党走强国富民路”,横披:“抗美援朝”。虽不怎么对仗、工整,却很符合叔叔家身份,故而记得住。年幼亲历过战乱的我,见多了匪兵进村鸡犬不宁、牵牛抓猪逮羊、抢粮食、糟蹋女人的乱象,深知父亲笔下听谁话、跟谁走是多么令人信服。后来我参军入党,每次谈起对党的认识,多是从学唱《你是灯塔》起,在父亲为乡亲们写春联的词语中加深,在部队规范教育中强化。时在上世纪60年代。
今年5月的一天,集团退管会张伟国同志来电询问我的入党时间,说是要填张什么表格。我告诉他:“1964年6月。”“呵,老同志了,请多保重。陈老师。”之后又寒暄了一阵。他的来电客观地提醒我:不知不觉入党竟然有半个世纪了!50年的风风雨雨,不能不扪心自问:你与时俱进了吗?心目中、脑际间像快速转换的视频,首先被检索出来的是关于那首歌、写春联以及参军、入党等一堆碎片式的细节。细节难忘。
“细节,只有细节,才是有生命力的历史”,这话有些道理。
退休赋闲已十三年了,却依旧常有一种“在路上”的感觉,只是时强时弱时隐时现而已。而我呢,且只管独自享受这种自我感觉,不管这感觉正确与否。50年风雨历程,思想理论上究竟有多少积淀?于我更合适的依然是6个字:听党话,跟党走。这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能够做到的。想想也是,走南闯北、军队地方闯荡了半个世纪,临了还是“混同”于老百姓,可老百姓心里有《你是灯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