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力行使三条件”
决议案推翻了日本历届内阁遵守的“自卫权发动三条件”,提出了新的“武力行使三条件”:
一、日本遭到武力攻击,或与日本关系密切国家遭到武力攻击,威胁到日本的存亡,从根本上对日本国民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构成明确危险;
二、为保护国家和国民,没有其他适当手段可以排除上述攻击;
三、武力行使限于必要最小限度。
决议案称,在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情况下,允许日本作为“自卫”手段行使武力。
决议案允许日本自卫队在“非战斗现场”对其他国家的军事行动进行后方支援,并要求对介于军事冲突与和平状态之间的“灰色地带”事态加强应对,简化下令出动自卫队的手续,出动前先征求国会同意。
10小时内改弦更张
平成26年7月1日,日本东京,天空阴晴不定。
早晨7:30 国会众议院第二议员会馆,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主要干部就解禁集体自卫权内阁决议案进行最后一轮秘密磋商。
8:00 执政联盟达成一致意见,自民党和公明党分别进入党内批准程序。日本媒体报道,5月至今11轮执政党磋商累计只用了13小时。
10:00 首相官邸对面的人行道上聚集起大批抗议民众,回荡着“反对解禁集体自卫权”“保卫宪法第9条”“打倒安倍政权”等呼喊声。
12:00 公明党政调全体会议批准解禁集体自卫权内阁决议案。
12:45 自民党总务会批准解禁集体自卫权内阁决议案,前行政改革大臣村上诚一郎在会上表明反对意见。超过400名自民党国会议员中,村上是公开反对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唯一一人。
14:00 民主党、社民党等在野党议员组织的“反对内阁决议”接力声讨集会在参议院议员会馆举行。
14:15 公明党中央干事会批准解禁集体自卫权内阁决议案。
16:00 首相官邸对面的抗议者越来越多,在野党参议员阿部知子在人群前喊话说,60年前的7月1日是日本自卫队成立的日子,安倍有意选择这一天把自卫队实际提升为现行宪法禁止的一支军队。
16:15 首相安倍晋三和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会谈,确认执政党完成各自党内手续,确认当天举行内阁会议通过决议案。
16:35 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就解禁集体自卫权举行包括首相等重要阁僚参加的“九大臣会议”。
16:55 安倍内阁全体阁僚参加的临时内阁会议在首相官邸开始,内阁决议案需要19名阁僚签字。
17:21 日本共同社发布快讯:集体自卫权内阁决议案通过!首相官邸前的示威者中弥漫着愤怒、沮丧和焦躁,反对声浪再次高涨。陆续下班的市民从国会周边地铁站出来,不断加入抗议人群。
18:00 强装平静的安倍出现在首相官邸新闻发布厅,反复辩称解禁集体自卫权不会改变日本的和平国家理念。
但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一天日本正式卸下了战后近70年来打造的“和平”招牌,取典寓意“内外和平”的平成时代从此改道而行。
自卫队实际成军队
解禁集体自卫权对日本战后军事力量发展有跨时代的意义,意味着日本能够以“关系密切”“友好”的国家遭受攻击为名义,主动参与一些超越本土防卫、非作战行动之外的军事行动。
比如以前日本自卫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时,主要承担建设和平任务,往往是在后方,而且是停战、停火之后。集体自卫权解禁后,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日本自卫队可以参加一些具体行动,可能以武装力量形式出现在国际维和行动中,实际上就具有军队性质。
解禁集体自卫权可以使日本发展军事力量摆脱诸多限制。以前自卫队武器装备发展受到一些具体限制,比如不能有进攻性武器、导弹射程被限于较短距离。解禁集体自卫权后,日本军事力量可能会慢慢发展,不过会有一定限度。
日本虽然获得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法律权利,但具体行使时还是会相对慎重,不会马上变得咄咄逼人。实际上,日本今后行使集体自卫权还是会由美国主导,依然是日本配合美国行动。
中日冲突危险上升
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大背景之一是中日矛盾,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军事力量强大,客观上对日本可能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日本认为需要对中国极力遏制,解禁集体自卫权也包含这一目的。
所谓旨在防止滥用集体自卫权的新“武力行使三条件”非常抽象,只称“关系密切”的国家而不一定是“盟国”受攻击,允许使用武力的界限模糊。比如,日本周边两个国家发生武装冲突,如果日本认为其中一个国家与日本“关系密切”,这场冲突事关日本国家利益,那就可能出手帮这个国家去打另一个国家,即便这个国家不是美国那样的盟国。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二号人物、干事长石破茂曾公开宣称,要扩大行使集体自卫权的范围,如果菲律宾、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受攻击,会打破区域均势,可能攸关日本生死存亡,日本就可以使用武力介入和干预。换句话说,中日除了钓鱼岛、东海等现实利益冲突外,因第三方因素发生冲突的危险会上升。
针对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内阁决议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日敦促日本切实尊重亚洲邻国的正当安全关切,慎重处理有关问题,不得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
洪磊表示,日本政府一方面在历史问题上频频制造事端,一方面在军事安全领域采取前所未有的举措,使日本军事安全政策出现重大变化,让人不能不质疑日本是否要改变战后坚持的和平发展道路。
洪磊表示,日本的国家发展走向归根结底应由广大日本人民来决定,中国反对日本蓄意制造所谓“中国威胁”来推进国内政治议程。
冯武勇 刘秀玲 石中玉 胡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