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筛爬”,一个很生僻的名称。初到浦江的外乡人,第一次听到它,或许会误以为是某种小动物,但怎么也料不到这其实是当地特有的一种小面食。
笔者那次去浦江,借好旅馆后便外出找寻吃食。刚转到街角处,便闻得一股异香,那是从不远处一家面馆门口支着的小锅里飘出的。走近了一看,锅里翻腾着一个个形似蝌蚪的物事,忽上忽下,好似在池塘中游动,很是灵动。
好奇之下,进店一打听,原来这就是浦江名食“米筛爬”。因是初到浦江,自然得品尝一下。点好东西,便在一旁看店主操作。
“米筛爬”,不单名称生动,其制作过程也颇具趣味。只见店主先用清水将面粉和成光洁的面团,稍饧后移到砧板上,用擀面杖按压成面饼,继而以菜刀将其切成数段,再用手搓成拇指粗的面条。
接着,便轮到米筛出场了。米筛是一种农村里用来过粮食的农具,它以毛竹编成,中间有密密的格子。店主从搓好的面条摘下寸许的一小段,放到米筛上,像棉纺厂梳棉机梳出棉条般,用拇指在米筛上顺手轻轻一摁、一卷,而后一个滚动,瞬间,一个玲珑剔透,酷似小铃铛的“米筛爬”就完成了。
等到一个个“雕工”细致的小东西爬满了整个米筛,店主将它们下到门口的汤锅中,并伴以萝卜同煮。待汤沸腾,揭开锅盖,再用文火熬煮。锅中冒出的骨头和着萝卜的诱人香气,阵阵升腾,飘散了一街。
一碗刚出锅,热气腾腾的“米筛爬”是非常可人的。瞧那油光可鉴的汤面上,绿葱点点,汤中玲珑剔透,雕花般的 “米筛爬”和白嫩嫩的萝卜,粉生生的骨头若隐若现,让人未尝其味,光看看已是一种不错的享受。
“米筛爬”不仅中看,而且还中吃。一口下去,那“米筛爬”又韧又烂,但不糊,口感极好。萝卜本身的水滑与淡淡的苦味配合“米筛爬”的面香,细细咀嚼之下,慢慢生出了丝丝甜味,再加上主打骨头汤底的鲜醇,滋味好到没话说。
一碗吃毕,抹去一头的汗雾,陡然发现,连汤都没剩下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