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圃里,一根根细如竹子的甘蔗倔强地屹立着,长长的叶子,恣意向四方八面伸展着。风来时,娉娉婷婷的甘蔗随风摇曳,叶子泌出的色泽,像一道道绿色的小喷泉。
这个由麦迪经营的甘蔗园,种植的是名符其实的“有机甘蔗”,不施农药,不用化肥。
“我们把从甘蔗树掉落下来的枯叶收集起来,撬开土壤,深埋进去,充当肥料;长成的甘蔗,充满了自然的甜味。”
和许许多多巴拿马家庭一样,麦迪种植甘蔗,是为了制作蔗糖,而巴拿马蔗糖品质之优,是举世闻名的。
蔗糖制作坊,就设在离开甘蔗园不远的地方。一切的一切,靠的全是人工。麦迪全家老幼十余人,全都忙得不可开交。牛在转动、人在走动;滚滚烟气在袅袅冒升、甜甜香气在悠悠游走;蜜蜂在嗡嗡地飞绕、苍蝇在嘤嘤地骚扰。
甘蔗砍下来后,便放进很大的石磨里,由两头牛推着石磨走。牛儿稳健地走着、走着,碧绿的甘蔗汁便由石磨的一端源源地流进了一只只大大的木桶里。让我觉得很不人道的是,每当牛儿脚步蹒跚时,两名跟随其后的少年便挥鞭打它,一鞭一鞭结结实实地打,发出了 “咻咻咻”的声响,牛儿闭眸睁眸间,脸上不由得流露了痛苦的表情。
甘蔗榨干后,麦迪将甘蔗渣和木头搀杂在一起,充作燃料。他表示,甘蔗渣的香味借着炽热的火力逼进了铁锅的甘蔗汁里,熬出来的甘蔗糖,味道特别香浓。
甘蔗汁经过了过滤、净化等程序后,置于铁锅内连续熬煮两个小时,变为异常浓稠的糖浆,把糖浆倒入圆形的模子里,冷却后,便成为深褐色的结晶体了。
每一块直径两寸、厚约两寸的甘蔗糖,折合人民币,才卖两元。
制作蔗糖对于麦迪来说,是祖传行业。目前,他们老幼三代,就住在甘蔗园附近的板屋里,大家分工合作,种甘蔗、制蔗糖,天天罩在甘蔗的绿影中、浸在甘蔗的香气里,过着甜甜蜜蜜的日子。
像这一类的家庭蔗糖制作坊,过去,在巴拿马比比皆是。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企业家已开始用机械代替人工,广泛地种植甘蔗和制作蔗糖,并以精美的包装取代土里土气的塑胶袋,让蔗糖以亮丽的姿采现身于超级市场。
一谈及机制蔗糖,麦迪便嗤之以鼻:“我们的手工蔗糖,由种植甘蔗而至熬煮蔗糖,每一个步骤,都加入了特殊的考量;每一个细节,都注入了细腻的心思。用感情熬煮出来的蔗糖,有一种层层深入的香味。机制蔗糖那种甜味,是冷冰冰、死板板的呀,哪能相提并论!”
在巴拿马,有许多人是手制蔗糖的“死忠分子”。
我在巴拿马民宿的房东荷西,对于机制蔗糖是不屑一顾的。每隔一段日子,他便远道而去向家庭制作坊购买手制蔗糖,一买便是十来公斤,用以烘制甜点、冲泡咖啡。
荷西毫不含糊地说道:“手制蔗糖的甜,是灵动的,是活泼的,充满了跃动的生命力,能够很好地挑逗味蕾;可机制蔗糖呢,死气沉沉,一味的甜,全无深度,用它来泡咖啡,会糟蹋掉上好的咖啡豆哪!”
巴拿马人一厢情愿地希望手制蔗糖能够天长地久,但是,时代前进的洪流是挡也挡不住的,蔗糖制作全面机械化,恐怕只是时间问题了吧。因此,现在,把一块块手制蔗糖捧在掌心里,巴拿马人总难以遏制地露出含情脉脉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