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钩毛活
顾土
  ◆ 顾土

  现在的家务活究竟有多少,我没有统计,但普通家庭的家务活与过去相比,已经减少了许多,起码洗衣服有洗衣机、打扫房间有小时工、做饭也不妨叫外卖,至于那些专靠别人干家务活的家庭,大概唯一的家务事就是坐在那里盯着电视机了。

  过去的家务活非常丰富,五花八门,其中有的还属于高难技术,比如杀鸡,比如给鱼开膛;还有拿把扇子、撅着屁股,在那里生炉子,也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的。生炉子这个活,有人一生就着,可有人把自己呛个半死也没生着;有人会封炉子,可有人封的炉子第二天一早准灭。封炉子这个活,我估计现在有人连听也没听见过。

  针线活是过去女子的专利,未成年的、成年的,到一大把年纪的,无不为之。有个词叫女红,这个红发“工”的音,其实也称女工或女功,就是女子的工作和功夫。20多年前我见到最多的女人家务活是钩毛活,或称打毛活,说这是纯粹的家务活也不准确,因为多数人都将毛活带到了工作单位,还带进了公共汽车上、百货商店里。

  她们坐在板凳上,把腿一翘,双手就开始不停地忙乎起来。最早手持两根细竹针,后来又出现了钩针,再往后还有棒棒针,这是一种粗竹针。要织的东西可多了,毛衣、毛裤、围脖、毛袜、帽子,当时什么都讲自力更生,所以很少有人去商店里买回来。身为小领导,可以面对来者,边钩毛活边问话;作为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双手不离毛活,而用下巴不停地伸来伸去,示意去那里取这个,到这里取那个;坐在柜台后面的售货员,则是手眼并用,既可以手不离针,又可以眼不离顾客,嘴里还质问:到底买什么呀!我当时最怕看到在公交车上钩毛活,车一开动,那些横七竖八的针,不是钩着你的衣服,就是戳着你的背。有人虽然不当场开工,但她们的一堆针都放在提包里,而且还露出半截,挤车的时候,足以吓得你心惊肉跳。好在那个年代,人人如此,所以也没人持不同意见,连女售票员都可能高高端坐在专座上,不仅钩毛活,还不时与周围的乘客切磋技艺,这个针怎么穿啊,那个结如何打呀。

  钩毛活反映的是一段岁月的生活,也表现出那个年代的工业状况,而且,千百万人的手艺和成果,肯定是千姿百态、姹紫嫣红,仅那些款式就可以令人感喟不已。不知对这种时代的独特记忆有没有专门的博物馆收存,假如就这么遗忘了,过去了,那真是太可惜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2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申城社区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透过墨镜看到的红继木
第一次在南京坐轮渡
无题(365)
上海洋山深水港
钩毛活
今夏之味
夏余琐琐记
新民晚报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B06钩毛活 2014-09-21 2 2014年09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