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6: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2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长计议失能老人的安养问题
穆光宗
  文/穆光宗

  失能老人是指吃饭、穿衣、如厕、洗澡、行走和日常活动(如买菜、做饭、洗衣)某一项或某几项功能丧失导致生活部分或全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健康和自理能力的丧失是老年期丧失的主要问题。

  宏观来看,我国的“老年人口高龄化”和“不健康老龄化”趋势在持续扩展,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风险和照料压力持续放大。失能老人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慢性病老人从2012年的0.97亿人,增加到2013年的一亿多。2026年前后中国将如期进入“老龄社会”(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这些不幸的老年人寻求专业照料的刚性需求日趋增长。

  一方面,传统的家庭照料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照料压力更是巨大。一个失能老人压垮一个家庭的现象,在中国非常多见,作为失能老人的照料者,大多处在不堪重负、身心憔悴的状态中。家庭老人照料存在三种情况:一是照料功能弱化,家庭尚有照料的人力资源,但能力下降,目前家庭的平均规模三口之家居多。多子女家庭尚有回旋余地,独生子女家庭难度就太大了。二是功能名存实亡,名义上有孩子,有经济供养但没有照料功能,如孩子不在身边,或者孩子工作忙碌,结果养儿不防老。三是功能丧失殆尽,如没有孩子的父母特别是失独家庭,老年父母没有可能得到来自儿女的养老支持。2012年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还在增加7.6万个。现实地看,绝大多数家庭都逃脱不了以上三种情况,摆脱不了以困苦无助为特征的“痛苦老龄化”的挑战。往往到了风烛残年,才知道儿女是多么重要。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中国需要重建家庭养老制度。

  另一方面专业的照料资源可及性很差。总体上,目前我国的老年护理院还太少,收费太贵,不具备医养功能。预计“十二五”期末,以高龄、失能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爱心护理院”数量将达到600个。然而,专业的护理型养老机构的建设远远滞后于现实的需要。失能老人的养老需求不是单纯的照料问题,而是医养护如何结合的问题。老年护理院的发展是养老机构的重点方向,不仅要有增量的发展,而且要有合理的分布,需要接地气,给地处不同文化、不同区域的失能老年人提供可及、可信、可靠的服务。

  总体上中国处在“未备先老”的状态中。长期护理保险步履缓慢,2012年7月,青岛市发布了《关于建立长期医疗护理制度的意见(试行)》,率先在国内开始探索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但在国外比较完备的这一制度在我国却尚在探索中。

  失能老人的照料必须社会化、院舍化,同时失能老人的照料成本也需要部分政府化。国家养老政策应该为失能的、低收入老年人群提供全方位的托底照料支持。

  (作者为北京大学人口所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2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15版:申城社区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从长计议失能老人的安养问题
空巢寂寞多方努力化解
老人理财三注意
适当饿一饿可以延寿
药膏代针耳穴保健
摄影
新民晚报银发社区/金色池塘B16从长计议失能老人的安养问题 2014-09-21 2 2014年09月2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