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马拉疯。对于跑友来说,跑过香榭丽舍大街,跑过伦敦街头,跑过华盛顿社区……但你有没有想过,在世界上最紧张的地带,和6000多名各国和地区的跑友,轻松迈开脚步,深入军事禁区。这就是“非军事区”马拉松,朝韩边界一年一度的体育盛典。
小心地雷
铁原最不缺的就是田园风光,这里是韩国的粮食产地。昨天,每位参赛者除领取一块精美的完赛奖牌,还能得到组委会准备的3公斤大米。
一路向北,跑者接近“非军事区”。最深处到达“非军事区”贴近韩方岗哨的一边。
平时想到“非军事区”附近,要通过军人的安全检查,而且对通行人员也有特别要求。昨天,各个哨卡“大门敞开”,因为哨卡都放置打卡装置。选手只需佩戴芯片,跑过哨卡时,机器会自动发出响声,放行跑者。参赛者通过时,士兵们有的拍手,有的敬礼,十分热情。
“跑到二十几公里,我向一位韩国军官敬礼,他回了我个标准的军礼,还和我握手。随后,军官身后的每位士兵都向我敬礼。我还有点不好意思。”一位深圳跑友说,虽然在这段路上耽误一分多钟,但这种特殊的马拉松体验,在其他赛事上根本感受不到,值了。
上海跑友黄德途中发现,个别路段的铁丝网上挂着警示牌,警告铁丝网内的区域可能还有地雷没有排除。“赛事举办11届,我们知道路上绝对安全,但看到这些警示牌,心里不免有波动。”
士兵出击
“非军事区”马拉松赛最亮丽的风景当然是军人。昨天一大早,就有大批穿着灰色与迷彩色T恤衫和短裤的韩国军人抵达起跑点。大兵的T恤衫背面印着“韩国陆军”的字样,看起来英俊威武。很多跑者都想跑到他们身边与之合影,有的还专门把士兵的背面当背景摄影留念。
昨天,韩国士兵大都参加10公里和半程马拉松。他们往往三五成群一起前进。来自深圳的刘仁慧和几个士兵跑了一路。“有几个大兵和我一起跑,他们脚步很重,冲上来的时候像坦克一样,很有气势。”
一位驻守在20公里外的韩国士兵跑10公里组,只用45分钟就到达终点。“我高中时跑过马拉松赛,来这里服役后,我已经参加过两届‘非军事区’马拉松赛。”韩国士兵说,军队里每周都要组织两次5公里跑。大家跑10公里小菜一碟。
“我不是代表美国士兵来的,我只代表我自己。”一位美国大兵看上去背着很重的书包,他和战友从首尔来。“为了保持健康,每周我都跑几次2英里。”这位美国大兵在韩国服役一年,马上就要回家。“这一生,我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来韩国。所以,我很珍惜这次参加‘非军事区’马拉松的机会,这是我回美国前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坦克上街
“非军事区”马拉松的起点和终点都设在一个乡村广场上,四周分布着几家小酒店。服务员介绍,昨晚的客房很早就被订满,住客大部分是国外跑者。而本地参赛者大多早上赶到赛地。原来,组委会为方便跑者,在首尔设接送巴士,选手早上5时集合,乘3个小时的大巴来到赛地。比赛在9点钟准时发枪。
选手们一到现场就能看到起跑广场的加农炮、坦克车、装甲车、工程车、飞机……飞机和加农炮比较陈旧,是广场上的“摆设”。但其他军事装备都是前一天下午三四点钟,由韩国士兵从公路上驾驶进村。坦克车抵达时,比赛的拱门还没搭建完成。开进指定位置的路上,站在柏油路上能感受到发动机震颤的威力,两辆坦克一同来到广场,轰鸣声非常响,像F1赛车发车时一样。
昨天一大早有专门士兵负责“照顾”这些军事装备,每个“大家伙”前都放着一个易拉宝,介绍装备的用途和性能。
比赛结束,广场成了最欢乐的区域,来自世界各地的跑者在这里与坦克、大炮合影。戴着贝雷帽的韩国士兵很热情,美女要合影,从不拒绝。很多跑者还爬进坦克车内一探究竟,士兵也不阻拦。“太爽了。”几个穿着印有瑞典国旗的参赛者在坦克上合影后大呼过瘾。
特派记者 钟喆(本报仁川今日电)
更多三八线边上的马拉松的内容看官方微信,微信号xmwb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