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闻香而动品秋茗
钟芳
  钟芳

  朋友从老家回来,给我送来一罐家乡特产秋茶,品尝之后,独有一番清雅,令人闻香而动。

  以前我是从不喝秋茶的,只爱春茶和夏茶,觉得春茶韵美,夏茶芬芳,而秋茶老气。这回,拈上一撮秋茶叶,放入晶莹剔透的玻璃杯中,缓缓地将刚烧好的白开水冲下,在氤氲的茶雾中,只见,尖削挺秀、大小匀齐的嫩芽竖立在杯底,清鲜幽雅的香气弥漫着,那份澄绿与醇香让人心旷神怡。

  茶是有况味的东西,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由于品种、种植时间不同,茶的特性也不同,或清淡,或醇香,或苦涩。所谓的“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从节气上来分:清明至小满的为春茶,小满至小暑的为夏茶,小暑至白露的则为秋茶。一般情况下,经一个冬天的蓄养与休整,春茶树厚积薄发,绽出新芽,细细嫩嫩,青春新艳,为一年中品质最佳。然而,白露一过,秋意渐浓,此时,茶树历经春夏的生长,积蓄了成熟的茶韵,散发出更浓郁的香醇,倒也十分耐品,对人的身体也好。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这是陆羽《茶经》里开篇的第一句。天高云淡,一阵阵秋风轻拂,于幽静的茶园行走,有着茶叶青涩的芬芳,有着霜露甘洌的味道,还夹杂着晨雾和晚风的气息,满目秀碧中,赋得几分尘世间的灵致和清韵。

  陆游曰:“卧枝开野菊,残枿出秋茶。”将新摘的茶叶平铺在竹筛子上,再置于阳光下晾干,接着再放在锅里炒干,而后存放起来待其发酵,秋茶的味道也就慢慢形成。秋茶中,绿茶色泽黄绿,红茶色泽暗红,叶芽大小不一,没有春茶的鲜柔软嫩、夏茶的肥硕醇厚,而是疏枝薄叶,轻薄瘦小,亭亭玉立。介于红茶和绿茶之间的铁观音是茶中极品,色泽青褐素洁,叶芽卷曲秀丽,美如观音,冲泡后汤色淡绿清澈、香气清高馥郁,有幽幽兰花之香,让人颇感爽朗清甜,回喉甘香。

  我啜饮一口杯中的茶水,满口清鲜含香,甚是舒心。再饮,甘润生津,沉香留齿,在胸中荡漾弥漫开来,徐徐不绝,回味绵长。“茶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殊不知,秋茶也竟这样的香美文雅,一下子心静神宁,想起英国诗人华尔勒写过的一句关于茶的诗:软滑,醒脑,开心,像女人的柔舌在走动着的饮料。

  春水秋露香,煎茶滋味长。秋茶是一汪清泉,一徐清风,令人安静恬淡。“庭有山林趣,胸无尘俗思”,秋高气爽的日子,不妨约三五好友,拣一方幽静的庭院坐下,缓缓斟饮,细细品茗,忘了宠辱得失、酸甜苦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专版
   第A25版:新民健康
   第A26版:名家/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健体
   第A28版:妇幼/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见识法国私塾
给陈村的感谢信
一只成为风景的猪脚
骄纵的夜(插画)
学讲瞎话的年轻人
今宵灯谜
闻香而动品秋茗
新民晚报夜光杯A21闻香而动品秋茗 2014-10-08 2 2014年10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