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寥阔江山入图画
舒士俊
■ 石钟远眺(中国画) 苏春生 作
  ◆ 舒士俊

  中国画写生,最早提出“卧游”山水的,是南北朝时的宗炳。他早年漫游湘蜀山水,栖丘饮壑三十余年;晚年患病回江陵老家,乃将生平游踪一一图于墙壁,谓为“澄怀观道,卧以游之”。我在一次活动中偶遇苏春生,他说起陆俨少先生曾为其早年山水写生题签“清游纪胜”并作跋,遂随去苏府拜读。陆老之亲笔题跋,谈及他自己“耳目遽接无不为奇景所慑,神志飞扬不能自已”的胜游感受,称赞春生所作山水在“归家有味之时,遂有初写兰亭之妙”,鼓励他“情有专注必不雷同而幅幅多变,能使览者挹趣无穷当更入胜”,其嘉许之情,明显溢于言表。

  苏春生出身国学大儒之家,上世纪60年代在浙江美院师从陆俨少,并随陆老至雁荡写生,后又亲见陆老挥写名山卧游图,耳濡目染受益颇多。家世遗传之文质基因,名师诱导之潜在影响,加之后来苏春生担任高校导师,时常带学生赴名山写生那挥之不去的游踪记忆,应是他异于当今不少山水画家,对卧游图情有独钟的原委之所在。

  苏春生之沉湎于卧游图,正是他对往昔游踪“若忘若忆,若合若离”的情兴所寄。他让我看了近期所作的一批清游纪胜图。显然他画名胜,并非为沽名而求全,以往游历印象最深的如黄山、雁荡、西双版纳和新疆喀纳斯,他往往会一画再画;但他又不拘于实景,这批山水有意纯用水墨、摒却色彩,显示经记忆淘洗和艺术澄化而现黑白灰映衬的苍茫气象。所画虽脱略形迹、气象幻变,但其各各鲜明的胜地特征,却是一望可辨,是谓不似之似也。

  画卧游图苏春生时见意兴纵横,如其石钟远眺、观鱼亭看喀湖等图,竟采用凌空俯览视角,颇见气象之奇。其画中空白之运用,则随图随景而变,使寥阔江山之气局或呈平远或见高远,各有其致。他长于挥写婀娜劲逸之长线条,笔性秀逸沉稳,乍看似少花哨之变,却因其气局之变易,用笔沉稳反倒成其系列风格之内蕴机杼,并为其而后墨法之幻变,提供了铺垫的契机。如其烟雨漓江、澜沧轻舟、喀纳斯晓雾等图,皆因墨法泼写之鲜灵而别具神采。原本苏氏山水多以笔线铺陈为主,现则墨法已崭露头角,此或为其画风新变而显露之端倪耶?(海上书画家苏渊雷与苏春生父子书画展10月23日在河南博物院举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中国特性 文人意趣
朱粗白细说胡
寥阔江山入图画
从天堂看人间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B07寥阔江山入图画 2014-10-25 2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