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 写于“纪念张桂铭艺术展”开幕之际
~~~—— 写于“纪念张桂铭艺术展”开幕之际
~~~—— 写于“纪念张桂铭艺术展”开幕之际
~~~—— 写于“纪念张桂铭艺术展”开幕之际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天堂看人间
—— 写于“纪念张桂铭艺术展”开幕之际
万峻池
■ 芭蕉小鸟(中国画) 张桂铭 作
  ◆ 万峻池

  新海派艺术大家张桂铭去世已一个多月了。今天(10月25日),来自全国的美术爱好者和收藏家将聚集在上海藏真海派美术馆,拿出他们精心收藏的张桂铭作品,举行一个特别的展览“从天堂看人间——纪念张桂铭艺术展”,让天堂中的张桂铭先生看看人间竟有如此众多的挚爱他书画的“张迷”。

  漫漫长夜,无尽相思,说来与尊敬的张桂铭先生真是有缘。1995年,我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万峻池藏画展”,张桂铭先生作为嘉宾参加了开幕式,那时他风华正茂。2005年我将收藏关注的焦点定格于张氏绘画,张桂铭先生成了我的书斋——怀菊草堂的常客。我们清茶一杯,谈论的主题始终围绕着“中国绘画艺术”。交往过程中,张桂铭先生神采奕奕的形象和对中国绘画探索的坚定信念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其时,我对张氏绘画的精髓,还处在研究摸索之中。我尝试着请张桂铭先生创作了一批成扇,用意非常明显:扇面是极其传统的一个形式,张桂铭先生的绘画是非常当代的,传统与当代两者的“相遇”将会产生怎样奇异的艺术效果?记得当时张桂铭先生喃喃自语:你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张桂铭先生用了近一年的时间,以真正的艺术家的胆魄和才华谱写了张氏绘画光辉灿烂的篇章之一。看着一幅幅他创作的别开生面的扇面作品,我深深地感慨:因为有了张桂铭,当代中国的花鸟画才更为出彩。

  后来,我又请张桂铭先生创作一批书法楹联作品。虚怀若谷的张桂铭先生客气地表示:你怎么又给我出了道难题。但是,张桂铭先生用他独具一格的书法展现了他非凡的才情,我们从他流畅的书法线条中看到了艺术家内心的天真烂漫,看到了他了不起的绘画艺术的文化源头。张桂铭这些出色的书法作品将会告诉我们的子孙后代:张桂铭的艺术来自哪里。后来我与桂铭先生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合作,他创作了堪称代表作之一的《荷花十二屏》。

  如今,张桂铭先生突然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眷恋的祖国大地,语言难以表达我心中的痛楚。但唯有一点我想是欣慰的,桂铭先生在天堂一定看到了人间;看到了在中华绘画的灿烂长河中晋唐以来无数的精品;看到了张大千先生的《长江万里图》;也一定看到了他所创作的盛开的十二屏《荷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画廊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中国特性 文人意趣
朱粗白细说胡
寥阔江山入图画
从天堂看人间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B07从天堂看人间 2014-10-25 2 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