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战俘得到一份“俘虏规则”
艾伦非常清楚,他们是被日军从菲律宾的战俘营里挑选出的。而1940年,艾伦和许多战友们就是在菲律宾马尼拉港7号码头登上了菲律宾的土地。那个时候,美国的武器和给养源源不断地运到菲律宾,他们根本没想到战争会变成这样。一年之后,他们又一次来到这个码头。一年的时间,世界格局已是天壤之别。
按照日本帝国的指导思想,是不可能让战俘白白吃闲饭的。事实上,战俘们并没有吃到多少饭,喝到多少水,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满足不了。对待战俘,日本有它自己的策略。1942年5月6日,陆军次官将关于使役俘虏的政策通知台湾军参谋长:“可以利用俘虏来增加我方的生产及从事军事方面的劳务。将白种人的俘虏逐渐地监禁在朝鲜、台湾及满洲。对于不合我方增加生产之用者,应在当地迅速设立俘虏营监禁之。”
上船后,战俘得到一份“俘虏规则”,规则中规定了各种苛刻的条例:不许高声谈话,不许随便走动,不许攀登船上的梯子……如有任何反抗的意向,大日本帝国海军必定严惩不贷。上船第一天,艾伦就染上了疟疾。他一会儿冷得不停地打哆嗦,哭着喊着要毯子,一会儿又热得大声尖叫起来,身体像着了火。
“这可太糟糕了,我才刚刚上船。”艾伦心里暗暗叫苦。后来,艾伦得到了美国医生的一瓶奎宁。这使他转危为安。罗森达尔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因为痢疾严重,很快就倒下了。对于生病的战友,难友们都尽其所能地照顾着。
船上除了一个舱口外没有任何通风设备,夜晚舱内漆黑一片。呻吟声不断,饥饿、病痛一齐袭来。没有食物,战俘们坐卧难安。自被俘后,一直没吃过一顿饱饭,他们现在实在想不起吃过什么像样的食物。丰美的大餐,已成了遥远的梦中记忆。船上一片昏暗,拥挤、污浊。人们渴疯了,只好喝尿。
第三天,船身发生剧烈的震动,它来自于一艘美国潜艇的攻击。这都是日本人惹的祸。日本人没有按照国际惯例,在船上悬挂押运战俘的红十字旗帜标记,致使美国潜艇将其误认为日本军舰而实施鱼雷攻击。
侥幸逃脱鱼雷攻击的“鸟取丸”号,继续向北行驶。
一天,两天,三天……战俘们度日如年。
第10天,他们等到了第一顿救命的食物,但这些压缩饼干分发得十分混乱,有的人得到一点点,有的人得到很多,有的人什么也没有得到。战俘们没人组织,没人管理,他们就是一帮名副其实的“战俘”。
21日,在海上航行了半个月后,体质原本还说得过去的战俘也都不同程度地病倒了,有2个战友坚持不住,离开了人世。战俘们为他俩举行海葬仪式。
“上帝保佑你们找到回家的路。”
感同身受,战俘们特别难过,特别沮丧。
日本船长对他们的宗教信仰却不予理会,大声呵斥着把他们像畜生一样赶回舱里。有一名战俘想收起国旗,日本船长却一把扯过国旗扔到了海里。
战俘们眼睁睁地看着国旗漂浮在海水里,起伏不定,越来越远,感觉自己也离祖国离亲人越来越远了。
日本兵闲来无聊,常会捉弄战俘。他们偶尔会朝船舱扔几支香烟,看战俘们一哄而上,你抢我夺,他们却高高在上地大声嘲弄。
“看,美国人!文明的美国人。”
“嗨嗨,美国杂种。”
“美国佬没什么可神气的,不堪一击。”
日本士兵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搜刮最恶毒的语言来攻击和羞辱这些美国战俘。
但当日本士兵第二天故技重演时,他们没有看到预期的效果。那些美国战俘冷冷地看着一根根香烟落下来,却没有一个人主动去捡,更别说抢了。日本兵顿时也失去了兴趣。
船到达台湾高雄港,战俘们都被赶下船,被日本人用水枪浑身上下冲洗了一遍,又押回舱内。一个战俘没有熬过去,离开了人世。
“鸟取丸”号继续它的使命。
随着舱内温度越来越低,日本人也不再提供足够的药品,越来越多的战俘不断死去。日本人不允许举行任何仪式,直接把他们抛到海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