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用自己的方式跟日本人作斗争
战俘们最怕的惩罚是单间禁闭。他们被关在阴冷潮湿的黑屋子里,没有饭没有水,不死也剩下半条命。众多惩罚中有一种供日本人取乐的惩罚方式,那就是,战俘跪在木箱上,头顶一个装满水的盘子,水不许洒出一滴,否则重来,直到日本人满意,再不满意就是一顿痛打。战俘们心有余悸的不仅仅是毒打。在花样众多的刑罚中,有灌水、烙刑、电刑、踩杠子、悬吊、坐钉板和鞭笞等。
当然,战俘们也不是任人宰割,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跟日本人作斗争。尤其是进入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工作后。这里很快成为一条特殊的斗争战线。有一次,日本监工让约翰·利帕德扫地,可等到他再视察的时候,看到约翰竟然在睡觉。他怒目圆睁,大声责问道:“你为什么睡觉?”约翰不慌不忙地说:“不是你让我睡觉吗?”约翰利用日本监工的英语不规范,故意听错,成功地逃避了一次劳动。不过,他的这次不劳动换来了日本监工的毒打。
有的日本人称这些战俘是“坏美国人”,因为他们总跟日本人作对。而作为战俘,则是另外一种心情了。罗伊·韦弗说,他的确有过赢日本人的心态。
兰德尔·爱德华兹说:“我们经常搞一些恶作剧和破坏活动。我们做的零件,型号尺寸不符合日本人的标准。我们还偷他们的轮胎。”拉菲尔·格里菲思、欧文·约翰逊、罗伯特·沃尔佛·伯格和韦恩·米勒他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法与日本人巧妙周旋,最后生存下来了。几乎每个战俘都能说出他们与日本人斗智斗勇的故事。
据日本警务要报《奉天地区劳务动态观察报告》称:战俘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拖延时间、延误生产、破坏设备、毁弃产品,导致“其生产物,远远不及我国战时的生产量”。1944年9月,“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失误统计显示,美英俘虏上半月失误率为7.5%,下半月失误率是7.0%,高于“满人员工”和日本员工。
狡猾的日本人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无成本创造财富的好机会。在日本统治时期,不同年级的好多中国学生都被强迫去参加“勤劳奉仕”。
1944年6月份,在沈阳国民高等学校读书的关德全,来到满洲帆布株式会社参加劳动。工厂一楼是织布车间,他们被安排在二楼车间倒线。
很快,他们发现一楼有许多老外在干活,整个车间约有一二百人,其中有些是黑人。这些人个子高大,大部分都穿着侧面开襟的日本军服。老外们穿上这些日本小个子兵的衣服,胳膊、腿都露出半截,显得特别滑稽。
学生们从一楼车间经过的时候多了,常会看见干活的老外冲学生们挤眼睛,做鬼脸,但双方谁都不敢说话。这些老外二三十岁,天热时,常赤裸着上身。关德全还可以看得见士兵的文身。一到下工,日本兵会把他们押走。
关德全并不知道这些老外是什么身份,只是纳闷,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老外在日本人的工厂干活,日本人为什么对他们看押得特别严格。直到2000年,战俘集中营浮现在公众面前,他才了解,这些老外原来是美英战俘。
其实,不止这一家工厂使用战俘,还有满洲皮革株式会社、高井铁工厂等企业都有战俘从事劳役。
被送到满洲皮革株式会社劳动的战俘们,从事的是鞣熟皮革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糟糕,工作强度也很大。日本人每天给他们吃两顿饭,早晚各一顿,战俘们吃的东西是在战俘集中营那里一次性做好送过来的。好多食物要一连吃好几天。有时到了最后一天,饭都发霉变质了。
有一天,战俘们没有吃早饭就被派去车间工作。战俘们全体拒绝劳动,静坐示威。日本人只好把他们带到食堂,吃了饭以后,才让战俘们继续工作。
真是大快人心。他们把这个结果告诉同伴时,其他战俘都不敢相信,这些战俘竟然没有受到日本人的刑罚。
但1944年5月24日,150名美国战俘被挑选出来从奉天转押到日本神冈战俘集中营。在那里,他们要在恶劣的铅矿采挖矿石。对此,日本人有一份漂亮的说辞:这是出于对他们平日表现不驯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