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首个国家宪法日
     
本版列表新闻
今天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听华政附中普法活动如何带同学们走近“母法”——~~~
今天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听华政附中普法活动如何带同学们走近“母法”——~~~
今天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听华政附中普法活动如何带同学们走近“母法”——~~~
今天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听华政附中普法活动如何带同学们走近“母法”——~~~
今天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听华政附中普法活动如何带同学们走近“母法”——~~~
     
2014年12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天是首个国家宪法日,听华政附中普法活动如何带同学们走近“母法”——
一堂宪法课 一次人大行
范洁 陆梓华 岳铭
图表资料来源 新华社
  本报记者 范洁 陆梓华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比起交通法规、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离中小学生相对较远,怎样更生动地教好这一“母法”?

  自编教材拓展《宪法》知识、走进人大模拟议案实践、制定班规体验立法程序……作为全国唯一的法制类大学附中,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开展多项普法活动,践行“明德尚法”的育人理念。

  宪法课深入浅出

  “同学们,首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节日。《宪法》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在这特殊时刻,我们学习其中一节‘国家司法机关’,更好地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构成和特征。”昨天上午9时,教师王小良站上讲台,如是开场。

  这是高二(4)班的一堂思想政治课,围绕《宪法》相关规定介绍我国司法体系。PPT课件上,一枚红色的法徽率先吸引同学们注意,“我们学过国徽,谁知道法徽的图案分别代表什么?”

  “麦穗是农民!”“齿轮是工人!”教室里响起七嘴八舌的议论。王小良笑着补充,“华表”指代中华民族,“天平”则寓意公平正义。随后,通过课本教材与案例故事,她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职权与任务。

  “需要帮助时联系警察,但是不是有事就打110?”讲至大家最熟悉的公安机关时,师生以“开小火车”的形式“快问快答”——

  手机无故被电信公司停机?No!

  发现同学被敲诈?Yes!

  发生爆炸火灾事故?Yes!

  “下面我们一起情景模拟,还原薄谷开来、张晓军涉嫌故意杀人一案的审判,系统梳理司法机关的工作。”简要回溯案情后,王小良请全班同学选择不同角色,分别扮演被告人、被害人家属、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我是警察,跟我走!”“我认罪!”“本院宣布,判处死刑!”小组代表“各司其职”,演得不亦乐乎。潜移默化中,枯燥的法律条文也走进同学们的心里。

  人大行脚踏实地

  “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同志们:‘走进人大’主题活动模拟常委会会议现在开始。出席今天下午会议的有65人,合乎法定人数。”主席台上,“人大常委会主任”郭雅格宣布。

  “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我校也将12月前后定为‘明德尚法节’。”作为主题活动之一,上周四下午2时,130名高二学生来到人民大厦4楼,坐进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议政厅,实地体验立法程序。

  印有国徽与名字的席卡、装订齐整的提案与发言稿,虽是模拟却也有模有样。本次议题是《上海市旅游条例修正案(草案)》,同学们从一个月前已经开始研究与准备。

  “我认为草案六十一条,对农家乐旅游经营存在市场准入条件模糊和监管缺位的问题。”“我认为对网络旅游经营应作进一步规范,有利于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对旅游车司机的服务监管,最关键一是培训,二是监管。”……

  两小时讨论后,65位代表按下表决键——10人弃权、2人反对,赞成者超过半数,草案通过!“第一次感觉人大离我很近,不再是书本上黑色严肃的字迹,也不是一张张遥远定格的图片,而是贴近我们的生活。”走出会议厅,不少同学仍意犹未尽。

  养犬管理条例、中学生午餐问题、突发事件应对法……华政附中多次走进人大,就社会热点议题发表观点。政史地教研组组长陈陆平介绍,每次活动结束,同学们的发言将整理为市民意见,正式递交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这也是积极承担公民的社会责任。”

  让孩子守法明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青少年中普及宪法知识,能让青少年从小对法律心存敬畏,激励年轻人积极向善,尊重生命,懂得责任。”上海市律师协会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研究委员会主任、华夏汇泓律师事务所主任计时俊说。

  从2003年,计时俊开始为黄浦区(原卢湾区)内多所学校担任法律顾问,目前,他和事务所的同事们已经承接了20家中小学法律顾问工作。

  说起宪法,有些人觉得都是“条条杠杠”,有些枯燥,但是,计时俊认为,宪法和青少年生活并不遥远。宪法中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然而,在生活中,侵犯个人基本权利的事情确时有发生。孩子收到了压岁钱、稿费,不少父母习惯性地要求孩子上缴并由自己支配使用,而这其实忽视了未成年人的财产权;时常有家长向计时俊投诉,班上有同学得了手足口病,为什么全班都要隔离,计时俊解释,由于流行病有潜伏期,全班隔离符合维护他人生命健康权的目的;每每看到有学校不允许孩子们下课在走廊上奔跑甚至不能出教室玩,计时俊总会提醒学校,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自由迁徙移动的权利,哪怕是孩子也不能随便被剥夺这份权利。 

  计时俊坦言,现在不少学校已经通过组建辩论社、法治小论文征文等形式为学生普及宪法知识,但是,力度还有待加强。明天,他就将带着复兴中路第二小学的孩子们走进黄浦区人民法院。日前,他和另外14名市律协未保委成员律师也受聘为12355上海青少年维权志愿者俱乐部的法律志愿者,成立了“上海市未成年人普法宣传讲师团”。“我们要让青少年明白法律的意义,法律并不仅是用于惩戒犯罪,更重要的是鼓励公平和正义。”计时俊说。

  编后

  让宪法近些再近些

  国家专门确立一个“宪法日”,是中央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部署。

  宪法不彰,何谈法治中国。虽然我国曾专设“宪法宣传日”,地方也组织宪法宣传周,但实际效果难说立马到位。以我本人和周边人的感受,宪法很神圣,但宪法具体有哪些条款,宪法该如何应用,往往是一头雾水。联想到国外有小学用宪法条款做拼字游戏,启示我们重视宪法教育很必要,但还可以更生动,更有效。

  事实上宪法绝不仅仅是政治课试卷上的几道试题,宪法与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黑心老板不放假,你告诉他宪法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学习不好老爸经常打人,你指给他看宪法规定“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还可以像报道中写到的居民一样,组织起来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因为宪法写明“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宪法很重要,但我们还要知道宪法其实明确了国家和个人所有的权利和义务。宪法是一件很称手也很有力的法律武器,当然也是不可逾越的行为规范。

  岳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首个国家宪法日
   第A05版:首个国家宪法日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专版/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新民好吃
   第B14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15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晚报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一堂宪法课 一次人大行
六十六步 圆一个梦
老楼装电梯:政策扶持、居民自治和市场培育
百场法治讲座进百所中学
法治电影周上午开幕
新民晚报首个国家宪法日A04一堂宪法课 一次人大行 2014-12-04 2 2014年12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