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非机动车道上霎时被自行车、电瓶车、三轮车填满了。一个老伯被堵在队伍中,自行车后座上,密密麻麻的毛巾垒成了“品”字形。老伯想要挤到队伍最前面,右拐。奈何左侧停着机动车,前后右侧都是非机动车,自己的车又“过载”,行动不够灵活,一时间他有些着急,大声招呼前面一位骑电瓶车的小伙子“让一让”。
小伙子戴着口罩,后座上还载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伯,他回头瞟了自行车老伯一眼,一动不动。自行车老伯又嚷了两句,小伙子急了,拔高了喉咙,两人竟吵了起来。
在吵架声、劝架声中,红灯变绿,剑拔弩张的两个人朝着各自方向继续前行。看双方的打扮,一个也许是着急送货的外来务工者,一个可能是载老父亲回家的儿子,都不属于占有大量社会资源的阶层。既然都是在大都市中奋力打拼的人,何苦彼此为难?小伙子往旁边让一让又能如何?自行车老伯等个一两分钟又会怎样?也许,正是因为能占有的社会资源太少了,所以小伙子不愿腾挪,老伯非要抢行,互不相让。
老话说:吃亏是福。然而,在如今的公共空间中,每个人都敏感于自身利益,每分每刻都“如临大敌”,不肯吃一点点亏。前两天发生在安徽的一桩事,就是一个极端例子:年轻母亲带着5岁的儿子到女浴池洗澡,让女浴客十分生气,竟然用手机拍下年轻妈妈的后背裸照,发到了网上。
年轻妈妈带男孩进入女浴场确实不妥,但女浴客未征得对方同意,拍下裸照上传网络,则涉嫌侵犯他人隐私,属于打着“正义”的旗号行“非正义”之事,用一个更大的错误去“惩罚”原本的错误。其实,根据浴场规定,3周岁以上、身高超过1.2米的男孩不能进女浴场,女浴客完全可以要求浴场工作人员出面处理此事。
记得前两年出国旅行,在爱丁堡的一个公园里,迎面走来的一位白发长者朝我微笑,我竟一下子愣住了。现在回想起来,陌生人之间的萍水相逢,本该如此,但这种感觉离我们当下的生活,还是有点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