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作为一种隐性的力量,本身并不意味丑恶。然而很多时候,背景却被异化为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结党营私的工具。背景靠山大行其道,关系人脉盛行于世,必然造成政治生态乌烟瘴气、社会公平残缺破损,严重挫伤奉公守法者的积极性。
“背景靠山学”和法治相违,再怎么盛行也难挡法治正义之路。“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挖空心思研究上面一个人,视而不见百姓一群人,到头来只会是“树倒猢狲散”,个人政治生命走向完结。那些有意成为别人背景的人,建立再庞大的寄生帝国,在法治的光辉面前也必然会轰然倒塌。背景一时好使,绝不可能长期有效;靠山一时稳固,绝不可能利益永沾。
背景所以被当做“敲门砖”,使一些人趋之若鹜,一个重要原因是权力运作还不够透明,监督制衡机制还不够完善。必须用更为细密的制度织牢权力的笼子,用更为公开和科学的监督制度确保权力不会被滥用。让阳光去反腐,让公众去监督,让透明公正、科学合理的权力架构体系成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背景的力量就不会起作用。形成以才取人、量才用人的价值导向,让有能力者脱颖而出,让靠背景者不再重用,我们的社会就会有无数优美的“背影”。(陈大昊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