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化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涂图》:用即兴表现个体的存在
于泓洋 张艺
  本报讯 (实习生 于泓洋 记者 张艺)当舞蹈抛弃了画面、色彩和音乐,单纯得只剩下肢体运动的表现性,会迸发出怎样的生命力?2015年1月10日,你会在国际著名现代舞蹈家侯莹的力作《涂图》中寻得答案。日前,这位因探索心灵的方式和荒诞的作品气质而被誉为“舞蹈界的卡夫卡”的舞蹈家侯莹携舞团成员郑杰、贾斯汀亮相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探讨现代舞的创作灵魂。

  《涂图》作为侯莹2014年度的新作,是一部由6位跨国舞者演绎的纯肢体动作性的舞蹈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舞蹈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演员在舞台现场的即兴创作,这也是侯莹作品的一大特色。“我发现我们人的创造力是有限的,只有利用很多无机的变化,才能够超越我们人的有限的创造力。”侯莹说:“所以真正精彩的、超出我想象的和我能够编出来的东西都来自于即兴。”然而即兴发挥并非任意而为,而是 “限定式即兴”。“它是有要求的,它的关注点在哪里,身体的结构、线、空间、时间,必须有要求。”侯莹说道。而达到这种即兴状态则是演员们长时间训练的结果。“侯姐花很长时间对我们身体做调整。通过很多方式,用她的作品、她的气质来给我们的身体做训练。在这个训练的过程中,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寻找。”舞者郑杰回忆道。

  其实,侯莹“即兴创作”的实质是对人个体意识的强调,“在我的创作当中我非常强调、非常在意的和非常喜欢看到的就是我的舞台上的舞者,我必须让他们有个体生命的存在,我必须让他们在舞台上完全忘掉编导在说什么,我必须让他们把自己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让他们在那一刻在舞台上发挥出自己生命的感觉,那个感觉在舞台上是闪光的,它是饱满的。”

  侯莹应观众要求用一小段舞蹈展示了这种“即兴创作”的魅力:先是胳膊如水纹般地波动,然后逐渐蔓延到整个上身,如蛇一般辗转腾挪,最后过渡到腿部的和缓抬伸。动作在徐缓中波澜不惊地呈现,让人们在一种祥和的平衡中感受到舞者内心从平静到欢快的过渡,在无声中体会到一种饱满的情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B1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16版:广告
顾村诗乡年会拉开帷幕
私人会所披“文保”马甲
九夜茴:重回一次青春
小崔在沪推《东方眼》
上海书画善会会员何曦再推摄影展
《涂图》:用即兴表现个体的存在
纪念顾景舟办紫砂壶展
广告
新民晚报文化新闻A17《涂图》:用即兴表现个体的存在 2014-12-16 2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