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为国内中学首例,聘大学教授任导师,校方称并非复旦自招新形式
~~~为国内中学首例,聘大学教授任导师,校方称并非复旦自招新形式
~~~为国内中学首例,聘大学教授任导师,校方称并非复旦自招新形式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旦附中文理学院揭牌
为国内中学首例,聘大学教授任导师,校方称并非复旦自招新形式
马丹
  本报讯 (记者 马丹)昨天下午,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国内首个中学文理学院揭牌,21名大学教授受聘担任高中生导师,以此适应高考改革方案中提出的文理不分科、注重过程化评价等政策。未来,该校每年有120名左右的学生接受文理学院三年一贯制教育。文理学院会不会成为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新形式?对此,复旦附中副校长吴坚澄清说,复旦附中文理学院并不是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新形式”,更不会为了某所学校“量身订制”来培养学生。

  吴坚说,大学附中受高校文化的熏陶,每年复旦附中升入复旦大学的比例,相较于其他的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确实稍高。“但我们的专家团队中,既有来自复旦大学的教授,也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的教授。未来,教授团队的范围还将扩大,期望能有来自各院校、各领域的专家辅导学生。”

  目前受聘的教授,都是长期活跃在教学一线,并在学术界有一定知名度的,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的刘西拉、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卢大儒等。受聘的教授将担任学生生涯和学术的导师。

  据介绍,复旦附中文理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采用独立的课程设置,学生也是单独管理。课程主要有数学、科学、人文和社会四大学习方向,学生接受文理不分科的教学。文理学院中,校内的学科教师占50%,大学特聘教师占30%,外聘兼职导师占20%。3年的培养方案中,学生有60%的课程是可选的,完全按照学分制教育,并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A班和B班的分层走班。

  至于是否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吴坚说,该校今年9月入学的新生中,已有120名学生进入文理学院,这些学生都是通过自主招生入学,大多学有余力。“文理学院是双向选择。首先学生必须自愿,在自主招生时,我们会告知培养模式和目标。其次,学校也会在自主招生时考察学生综合能力,既考查学业水平,更考查综合能力。我们还设立了灵活的进退机制,入学后,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加入或退出。” 

  此外,吴坚还透露,文理学院只是该校第一个“学院”,未来学校还会设计不同形式的学院,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选择。“目的就是打破现在一个教学标准、一张课程表的‘流水线’生产模式,真正让分层、走班覆盖全体学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B1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16版:广告
自招改时间或抑制名校“掐尖”
复旦附中文理学院揭牌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8复旦附中文理学院揭牌 2014-12-16 2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