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坚说,大学附中受高校文化的熏陶,每年复旦附中升入复旦大学的比例,相较于其他的市实验性示范性学校确实稍高。“但我们的专家团队中,既有来自复旦大学的教授,也有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的教授。未来,教授团队的范围还将扩大,期望能有来自各院校、各领域的专家辅导学生。”
目前受聘的教授,都是长期活跃在教学一线,并在学术界有一定知名度的,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的刘西拉、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卢大儒等。受聘的教授将担任学生生涯和学术的导师。
据介绍,复旦附中文理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采用独立的课程设置,学生也是单独管理。课程主要有数学、科学、人文和社会四大学习方向,学生接受文理不分科的教学。文理学院中,校内的学科教师占50%,大学特聘教师占30%,外聘兼职导师占20%。3年的培养方案中,学生有60%的课程是可选的,完全按照学分制教育,并可以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A班和B班的分层走班。
至于是否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吴坚说,该校今年9月入学的新生中,已有120名学生进入文理学院,这些学生都是通过自主招生入学,大多学有余力。“文理学院是双向选择。首先学生必须自愿,在自主招生时,我们会告知培养模式和目标。其次,学校也会在自主招生时考察学生综合能力,既考查学业水平,更考查综合能力。我们还设立了灵活的进退机制,入学后,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加入或退出。”
此外,吴坚还透露,文理学院只是该校第一个“学院”,未来学校还会设计不同形式的学院,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选择。“目的就是打破现在一个教学标准、一张课程表的‘流水线’生产模式,真正让分层、走班覆盖全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