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岁的我,很少进菜场,偶然进菜场也只是当回“脚夫”,帮夫人拎菜回家。一天,夫人身体不适卧床,吩咐我去买菜,并在耳边嘀咕了许久……
清晨,菜场已熙熙攘攘,不时可听到摊主在招揽顾客。我直奔夫人吩咐的那个夫妻档鱼摊,前面已排着五六个人。原先,夫人常在这鱼摊买分切好的鱼片回家做糟溜鱼片、皮蛋香芹鱼片汤、或买回肚档做浓油赤酱的红烧肚档。做成的菜肴,不论鱼片或肚档吃在嘴里不见一根鱼骨或鱼刺。
我边排队边看着女摊主操作。桌台下塑料筐内放着已剖肚去内脏的青鱼,整齐划一,每条都有四五斤重。她的丈夫也忙着把整条鱼进行分割,切下鱼头,沿着脊梁骨把上下两整片鱼肉剖下,切掉尾部,撕去鱼皮、清洗干净。然后便换上干净的砧板,开始剖切、分档、切片。先把背部与肚档分开;后剖下肚档上带有肋骨的一层,留下便是肥肥的、嫩嫩的、不带肋骨的青鱼肚档肉。这部位烹饪成浓油赤酱的红烧肚档,便是一道传统的本帮名菜。接下,见他准确地沿着鱼背部斜切一刀,并在一头切个口子,灵巧地把鱼背上带骨刺部位整条撕下,剩下的鱼背肉分成两条,开始切鱼片。切下的鱼片厚薄均匀,晶莹透亮,不带骨刺。这样的鱼片是溜鱼汤、炒鱼片或煮鱼生粥。女摊主操作有条不紊、解剖部位准确、手势刀工娴熟,这整个过程就像外科医生动手术那样演绎得出神入化。
排队的顾客也攀谈开来,有佩服称赞摊主手艺的,有交流讨教如何烹调的。有位女士说“今天家里请了客人前来品尝鱼餐,专程前来买鱼片、鱼肚档、鱼头、鱼丸,准备回家露一手。”议论纷纷中,摊主已把所分割的各部位分档整理完,开始出售。剔除骨刺的鱼片和肚档肉价格虽贵,但摊主还会帮你加上调味品、淀粉、蛋清后拌匀,回家便可直接下锅,所以最受欢迎。其他价廉的鱼头、鱼皮、鱼排骨也各有买主。一批五六条鱼很快就卖完了,后面的顾客只能等下一批。女摊主正在收拾余下带有骨刺的鱼肉,集中一起,用专门的机器搅拌成鱼面,制作鱼丸。于是,摊位分两部分,一边丈夫剖鱼切片;另一边妻子起锅做着鱼丸、肉丸,又煮又炸。
当我拎着鱼离开时,又望了一眼这对还在忙碌着的夫妻摊主,心中不免生出几多感慨,同样一条鱼,凭着摊主的剖切手艺,两次加工,附加值提高了,既方便了顾客,又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使利润做到了最大化。卖菜的得会生意经,买菜的才更愿意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