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济南甜沫
于国源
  文 / 于国源

  济南朋友相邀,带我去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古街——芙蓉街。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窄窄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路两边店铺琳琅满目,汇集了泉城以及全国各地的名小吃。走进了一家小吃店,点了油条和甜沫。油条用一个小柳条篮子盛上来,朋友说,这儿的油条特别脆,掉在地上能碎成八瓣。我咬一口,喳喳响,确实香脆。两大碗甜沫上来了,细滑的面粥里,有几片青翠的菠菜、白嫩的豆腐丝、细粉丝,还有红色的豇豆和花生米。我趁热沿着碗边吸溜了一小口,忽然顿住,朋友也正瞅着我笑:“这甜沫可是济南的‘名吃’,没想到是这种味道吧?”这粥名“甜沫”,实际是五香咸味的,有点辣,还有葱姜的鲜香。做粥的面是小米磨成的,比小麦粉更香更滑。再喝几口,顿觉口舌生香,胃里温暖熨帖。

  既是咸味粥,为什么叫“甜沫”?朋友告诉我,在明末清初的战乱时期,有位姓田的老板,经常舍粥救助灾民,还在粥里放上菜叶帮灾民增加营养,再添加咸辣调料驱寒。灾民见煮粥的大锅内泛着白沫,想到主人又姓田,就把这种粥叫“田沫”。一位落难书生,对这碗粥印象深刻,后来当了大官,故地重游,再求一碗菜粥。喝着发觉,粥是咸的。顿觉自己当年把“田沫”错认成“甜沫”,只因为当时太饥饿,吃什么香甜,于是题写了“甜沫”匾额,并吟诗一首:“错把田沫作沫甜,只因当初历颠连;阅尽人世沧桑味,苦辣之后总是甜。”

  因这典故,人们将错就错,把这种蔬菜粥命名为“甜沫”。从济南回来,我也学着做“甜沫”,根据家人的口味,适当增减原料,做出了不同口味的“甜沫”,虽然不正宗,味道依然很鲜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新民好吃
   第B14版:美食地图/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广告/好吃周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专版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24版:广告
王莲英和陶乐春川菜馆
群里飨宴
吃食堂
济南甜沫
“中国好餐饮”大赛:让生活更美好
新民晚报美食物语/好吃周刊B10济南甜沫 2015-01-15 2 2015年01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