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从这走吗?”“确定?”一个,两个……七八个,门口的记者加起来用两个手指就能数过来。等了半天,不见人影,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怎么就我们这几个人等?这么大牌的外援过来,看这架势不像呀。”
机场的贵宾通道出口很“隐蔽”,从航站楼过来,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若不是专门打听,一般人很难找到这个角落。在很多人的想象里,像孔卡这样的天价大牌驾到,一两百号人迎接的场面总是要的。谁会想到,只有这稀稀拉拉几个记者?
来了!下午3时49分,孔卡瘦小的身影终于出现。深色的呢子外套,红色V领毛衣,略带腼腆的笑容,真是孔卡无疑。身边,还有形影不离的妻子葆拉和萌萌的儿子本杰明。面对镜头,孔卡还是很配合,友好地挥了挥手。随后,他又特意把红色的上港队围巾取下,挂到了本杰明的脖子上。
没有翻译,孔卡也没说一句话,他一猫腰钻进了俱乐部安排的一辆别克车。3时51分,车子飞驰而去。前前后后,孔卡的首次亮相一共不到两分钟便结束了。
是不是感觉少了点什么?当年,“魔兽”德罗巴加盟申花时,机场迎接他的球迷和媒体有两三百号人,他几乎是在一路簇拥中离开的;孔卡第一次来中国时,恒大为他准备的迎接仪式,竟然有上千球迷,足足占据了一个大礼堂。
孔卡身后的一名贴身随从,走出门口时特意拿出手机拍摄。他想拍一点孔卡在上海受到隆重欢迎的场面,最后应该是有点失落的。“也好,把请保镖的钱也省了。”有人调侃道。
德罗巴之后,孔卡是上海足坛最大牌的外援,怎么会没有一个球迷迎接?“难道他们找不到地方?”有记者不死心,决定到航站楼再转一圈,几分钟后回来,“白跑了,一个都没看到!”他哈哈气,搓了搓手,失望地说道。
实际上,并不是球迷不想来。出于安全考虑,上港俱乐部昨天特意提前通知了各大球迷会,劝阻他们不要组织迎接活动。对于想去接机的媒体,各种信息也是遮遮掩掩,大家只能自己“各显神通”,场面冷清也就顺理成章。
散场离开时,有人的手机响了,铃声是一首老歌,“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别说,还挺贴切。这个超级大牌就在无比低调中,开始他在中国的第二次职业旅途。
本报记者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