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三,我照例去吃69元一大盘的馕包肉,又点了几个小菜,结账时店员一脸羞涩地告诉我:对不起,今天刚接到电话,半价优惠停止了……咦,门前易拉宝不是印得清清楚楚,到5月底才结束的吗?怎么这么巧,今夜来就正好赶上提前收摊?怎么不也扯张易拉宝,告诉大家半价不卖了呢?可菜都点了吃了,不敢霸王餐,只好气鼓鼓结账闪人。
甫出店门,两个兄弟大呼没吃饱,要去江南风味餐厅再战一轮招牌红烧肉和麻婆豆腐。莫奈何,只得依从,转场2楼。巧的是,在很远处的一个角落,我注意到有招行掌上生活APP的贴纸小广告,说有家餐厅现金券卖,面值100元,售79元。我就问店员,这券能用吗?店员说,可以啊,你要用79元的还是50元的?“50元?半价吗?”我的高兴刹那间被店员沉默的转身击碎了。下载了APP,绑定信用卡,点进周三美食这个板块,发现第一屏挂着的商品里,确实只有一种这家现金券,79元的。那就只好这个咯……回到家,好奇哪里有50元的那种可买,考虑到西部风味餐厅羊毛薅尽,不妨囤点该店的期货。结果,还真有50元券,居然也在周三美食板块!其实,店员是无意说漏了嘴,他没有撒谎。可我为何结账前没看到呢?因为这APP的版面上,79元券高挂头牌,而50元券垫底,要翻屏好几次才能找到这份不可复制的惊喜——此券仅限1月21日使用,囤了也白囤。
连着两次吃哑巴亏,百把块虽不算多,但因为信息不对称,为享受优惠而中招,连续跌入消费陷阱,让向以精密谨慎的我委实不爽。在此奉劝各位餐饮消费者,点单前就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有无信用卡、APP的优惠?二、有的话,本单适用的优惠总共有几种?同时也希望银行和商家能尽到公开全部优惠信息的义务。“不好意思,今天才接到活动停止的通知,来不及告诉大家”和转身离去、避而不谈这两种推卸责任的策略,不是生意兴隆的持久之道。
(本栏目致力于推广各类“接地气”的理财小知识,观点仅属作者个人。) 范白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