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安排儿童入学
近期,市教委公布了《2015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2015年,上海全面试行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居住地登记入学工作。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可凭《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在居住地登记入学,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为了体现规范、公平,抑制非理性地炒作学区房,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和倡导其他区县可以参照静安区去年的试点经验,即“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受一次同校入学机会”的试点做法。招生统筹时,参照适龄儿童、少年实际居住时间、与同住监护人的关系等因素先后排序,实施细则事先向社会公布。
学区房炒作或降温
去年4月,静安区公布了学区房新政,明确了“从今年开始,区内各公办小学将开始建立对口入学新生数据库,本区内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旨在打击学区房的炒作,当时一度引起了市场的关注。不过,从德佑地产静安区各门店当时反映的情况来看,该政策的影响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这主要是由于学区房的交易后,大多数业主都是在孩子小学毕业后才将房屋转卖,中途转卖的情况较少出现,基本都能满足前一次入选在5年之前的条件。
如若本次静安区学区房政策的推广仅限于规定“五年内只接收一学生”,政策在全市的影响将会变得较为有限,主要打击的是短期炒作抬价出售学区房的投机者,虽然存在部分学区房购买者,在孩子未读完小学的情况下将房源挂牌出售,但毕竟还是属于少数,并且不少学校入学,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居住年限,因此即便购买了中途转售的学区房,加上本身限定的居住年限,也有可能达到5年的标准。
学区房源仍较稀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适龄儿童实际居住年限、购房时间来排序安排学生”的政策一旦得到实施,就将意味着在当地居住时间较长的家庭将在学区的排序中占据优先的地位,而新近购买学区房的家庭则将在排序中处于劣势地位,理论上有可能会被挤出一些名额紧俏的学校。
据德佑地产永新店介绍,现实中,不少名校本身就对落户年限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徐汇的汇师小学需要在对口区域落户三年方可报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
“真正遏制学区房价格近年来的快速上涨,仅仅依靠打击炒作投机是不够,也无法打消众多家庭对于学区房的热衷。”德佑地产分析师赵葆根表示,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依然是导致学区房价格水涨船高的主要因素,学区房仍将是市场的稀缺资源。该新政一旦实施,对于一些铁了心想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家庭,政策的心理影响反而有可能迫使他们在购买学区房时作出更多的提前量,增大其购房压力。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