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航头镇的雷锋广场上,矗立着一尊高约1.5米的古铜色雷锋半身标准像,庄重英俊,生动而朴实。
让人纳闷的是这座雕像的材质。脸部似有无数微小的镂空,在阳光透射下闪闪发光。有朋友说,这绝不像是青铜浇铸而成的,因为浇铸达不到这种效果,而且工艺上不可能做到。有人猜测是玻璃钢或树脂浇成的,然后喷上古铜漆。但马上又有人反驳,这个脸部的效果,模具不可能做出来。况且,雷锋军装上微微凸起的六角头上还有清晰的“L.F.”(雷锋)字母,浇铸的话,字体肯定要模糊了。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天鹅堡艺术馆的朱先生笑眯眯不紧不慢地从口袋里掏出几颗绿豆般大小的不锈钢螺丝帽,几枚螺丝垫片,外带几颗闪着银光的上面刻有“L.F.”字母的六角螺丝钉,说:“大家看,这是什么?”“螺丝钉,螺丝钉组件呀。”“对,不锈钢螺丝钉,”朱先生不无得意地说,“我们就是用这些螺丝钉组件做出这个雷锋雕像的,寓意‘学习雷锋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哇,太有创意了。那,这个脸部也是焊出来的?”有人惊叹道。“对,用了近万只螺丝帽呢!”
西安曲江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蔡锋先生上前用手摸了一下雷锋像,称赞道:“厉害!我2014年跑遍了国外的所有艺术大展,像这样用螺丝钉做成的艺术品还没见过。如果拿这个去巴黎参展,我敢说你们能抱个大奖回来!”他又问出了所有人共同的疑惑:“你们是如何想到采用螺丝组件来做这个作品的呢?”
平时不善言辞的朱先生托了一下眼镜框,把其中的原委一一道来。
三个多月前,他得知今年是雷锋诞辰75周年,镇里打算在航头文化中心场地中央建成一个雷锋广场,当即表示愿意争取这个项目。雕像用什么方法去做呢?做了几十年螺丝国际贸易的朱先生灵感忽至:雷锋有“螺丝钉精神”,航头镇又是全国著名的螺丝之乡,那么,何不用螺丝来做?方案得到了认可。之后,就是实际操作的挑战了。时间只有六十天,还要做个底座。在冬天施工,万一碰到下雨下雪或者气温持续在零摄氏度以下,野外作业能行吗?而且,用螺丝钉做雕像,谁也没有搞过,会成功吗?谁也没有把握。
难题摆在面前,但事在人为,有雷锋精神做榜样,还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的呢?这个独一无二的雷锋形象,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雕像的现实意义,不仅仅是用正面手法塑立和宣传了时代英雄,还在于,尝试用当代艺术这种手法表现社会正能量的典范。
初春的阳光照在汉白玉墙上,“雷锋精神,螺丝钉精神”九个大字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