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参加上海开放大学公共安全管理学院举办的全市师资培训会议。会议主持人是院长范军。
开场白是出乎我意料的安全提示。范军说,“各位,请大家保持安静并认真听好我接下来的安全提示:此刻,我们所处的会议室位于本幢大楼一楼的东侧,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共有两个出口可以迅速撤离,分别位于会议室的后方左右两侧。你左后方一侧的大门通向本幢建筑的大厅,大厅正前方的玻璃门直接通向户外的操场;位于你右后方的大门通向的是一个走道,走道上位于此扇门大门的正前方也有一个玻璃门直接通向户外,但户外区域狭窄,遇有紧急情况时,必须向右方即面向大楼的西侧迅速撤离。由于本会议室位于一楼,有关电梯的使用和建筑逃生层的介绍,我们这里就省略了。请问大家听清楚了没有?”近百位教师回答:“清楚了。”
这是我事先不知道的,被一次别开生面的会前安全提示所感动,值得点赞。
在大型会议、重要会议开始之前,由专业人士对会议场所进行安全提示,其实并不是“新鲜事”,在国际上的一些大型企业、重要机构在会议之前进行安全撤离的讲解是惯例。在国际会议上这类讲解提示必须进行不同语种的翻译,一丝不苟。看似有些繁琐甚至有些“多此一举”的提示,实际上反映的是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及警醒。
强化安全防范和基层建设,提升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需要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增加公共安全意识。公共安全是指广大社会成员所享有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的安全,是社会成员从事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和社交所必须的安全环境。安居乐业是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城市安全是城市的底线,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安全提示十分有必要,须推而广之。
在日常生活中,当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参与大型会议、活动、聚餐或娱乐活动时,对场所安全现状的观察、路线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