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凌晨,经典947《怀旧金曲》的创始人之一、资深音乐编辑查理林先生,因病在香港去世,享年86岁。虽然知道他久卧病榻,身体每况愈下,但消息传来仍觉得有些难以接受,心中隐隐作痛。
一口纯正标准、夹杂着美式英文的老上海“闲话”;痴迷了一辈子的音乐,这是查理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查理林先生在上海长大,家里条件优渥,文化氛围浓郁,又很开明,他从小浸淫在音乐中,思想很洋派,一直到八十多岁,还是让我们叫他“查理”,觉得这样更亲切。
2002年,我从《怀旧金曲》另一位创始人、八十多岁的王奕贤(老王伯伯)手里接过节目的编辑工作,半年后又担纲主持。每个月,查理主持一期节目,我主持三期,这一晃十多年过去,耳濡目染了查理爱乐的种种。
很多人都知道查理移居香港后,家里收藏有胶木唱片八千多张,CD好几千盒。他曾告诉我,二战结束后美军基地的电台经常放一些国外流行歌曲,他因为喜欢,常去帮忙打碟,编排曲目,美军撤走时,送了他很多胶木唱片,这也激发了他收藏碟片的兴趣。
1992年,新成立的东方电台想开设一档有海派特色的音乐节目,老王伯伯找到了查理,两人一拍即合,于是便有了《怀旧金曲》。查理的唱片收集范围很广很全,资料信息远超过当时我们手里的材料。但当时不要说电脑网络了,快递也没有,查理在香港的那么多唱片,怎么和上海听众分享呢?查理说,别担心,我海内外朋友多,托人带,没问题!于是,他在家将每期节目要用的歌曲拷贝到磁带上,再请朋友送到上海来,如此往复。即使到了现在网络通讯、电台设备换新、快递业务十分发达的年代,查理还是坚持他一首一首歌拷到磁带上的习惯,让听众听到最原汁原味的声音。
如今,《怀旧金曲》已播出近1150期,播放曲目超过17000首,而这些金曲大都是查理从他浩瀚的收藏中精心挑选、编辑而成的,凝聚了他大量心血。
后来,查理得了糖尿病,情况越来越严重,一只眼睛失明,行动不便,偏又遭遇投资失败,他的日子过得有些艰难,加上老伴去世,对他更是沉重打击。但他始终以音乐为乐,对自身的不幸不以为意,选音乐、编节目几乎成了他晚年唯一的牵挂和乐趣。但是你知道吗?他每月一次主持的那档节目,都是在香港的家里录制的。如果说早些年他家里殷实,房子大,录音很方便,那么这些年就有些捉襟见肘了,他的居室小到录音时甚至能听到旁边人隐隐的说话声。
查理对人很尊重,只要喜欢音乐的人,他都乐意交朋友。我们每次举办听众联谊会,他必从香港赶到上海参加。遇到志同道合的听众,还会专门为其录上一盘磁带相赠。
今年年初一,我和查理通电话拜年,他的声音已很虚弱,仍念念不忘《怀旧金曲》的老朋友和老听众们。甚至去世前的两三天,还在勉力和老听众打电话……
查理和音乐打了一辈子交道,对音乐的理解和认知更是了得,他对曲目的记忆力也是超凡的,朋友去他家,只要你报得出曲目,他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此曲在哪个橱第几排第几张唱片中的序号,说到喜爱的歌手或乐队的特色,从来都是眉飞色舞,如数家珍。
我想,查理即使到了天堂,他钟爱一生的金曲还是会继续在人间大地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