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销售“归来”的亚洲鲤鱼或遇麻烦
~~~销售“归来”的亚洲鲤鱼或遇麻烦
~~~销售“归来”的亚洲鲤鱼或遇麻烦
~~~销售“归来”的亚洲鲤鱼或遇麻烦
~~~销售“归来”的亚洲鲤鱼或遇麻烦
     
2015年05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野生鱼并不比
养殖鱼“绿色”
销售“归来”的亚洲鲤鱼或遇麻烦
王蔚
  “把美国鱼弄到中国来出售,没那么简单。”昨天,本报报道了网上开卖产自美国的亚洲鲤鱼,水生动物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杜震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且不说到底网上销售的到底是不是真的“舶来品”,随便哪里抓条鱼来,普通消费者也往往难辨其出生地。单从现在的营销手段来说,网上并未明示相应的进口食品检验检疫证明,可以说“噱头”多于实际。

  “中国本身就是淡水鱼的大国,我们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的产量已排世界第一,而且这些淡水鱼的价格并不贵,为什么还要从美国进口呢?”杜震宇教授说,现在网上销售的所谓亚洲鲤鱼,以“纯净水质”为招牌,恰恰是利用了国人对“野生”食物的盲从心理。

  杜震宇表示,现在世界通行的观点是,越是野生的水产品越是不允许销售。因为,野生水产品的质量不可控,其生活的水体状况、食物链状况等,都处于不可控状态。相反,人工饲养的水产品,其水质、饲料、生长发育状况,都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所以,作为公共销售的食品,更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在发达国家,野生鱼一般供垂钓,并还须事后放生。如果要吃,那也只是个人行为。”他说。

  杜震宇特别提醒:“野生鱼总比人工饲养鱼要更‘绿色’、更好吃,这是很多人的观念误区。”他解释说,在自然界当中,污染物的积蓄是随着食物链的传递最后会浓缩在一些比较大的鱼身上,而这些鱼往往是我们人类的食用鱼类。但人工养殖的鱼类都是用饲料的,一个合格的养殖企业使用饲料可以避免过长的食物链使污染物积累,缩短了这样一个食物链的路径,降低养殖品种的污染物含量。事实上野生的东西其污染物是不可控的,只有人工养殖的东西才是可控的。

  此外,杜教授还表示,在我国,进口鱼类等水产品,是要具有相应的入境检验检疫证明的。因此,从目前有些网站打出的“网购进口河海鲜产品”的广告来看,有的可能已经违反了我国的入境检验检疫相关法规,有的也可能处于监管的盲区。“网购河鲜产品可能违反了我国的入境检验检疫相关法规。”因为,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我国对进口水产品实施品种准入要求。凡进口水产品均应该是已获得输华检验检疫准入资格或已有输华贸易,否则不予进口。     本报记者 王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时政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民生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政界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专版
“弄堂菜场” 创意菜架
三五倍高价制约有机食品发展
野生鱼并不比 养殖鱼“绿色”
出租车枢纽等候区禁用“打车软件”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10野生鱼并不比
养殖鱼“绿色”
2015-05-28 2 2015年05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