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原因
“伊斯兰国”袭击沙特,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伊斯兰国”想与沙特争夺在宗教上的地位。“伊斯兰国”属于逊尼派瓦哈比分支,与沙特等海湾国家同属一个教派。“伊斯兰国”在成立之初专注于与叙利亚政府军作战,后来进入伊拉克拓展地盘。在占领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后,“伊斯兰国”野心迅速膨胀,于2014年6月宣布建国,并要求全世界穆斯林效忠该组织头目巴格达迪。
而沙特一直自认为在伊斯兰世界处于高位,“伊斯兰国”认为只有削弱和颠覆沙特政权才有可能在伊斯兰世界确立自己的地位。
其次,挑起沙特内部教派冲突。沙特是逊尼派居多的伊斯兰国家,但其东部为什叶派聚居地。“伊斯兰国”此次发动针对东部什叶派清真寺的袭击,很可能引发当地什叶派居民对政府的不满和对逊尼派的仇视,进而引发教派冲突。
再者,报复沙特与美国结盟。沙特是美国在海湾地区最重要的盟友,而“伊斯兰国”与美国势不两立,因此,其对沙特下手并不令人意外。
不容乐观
分析人士认为,今后一段时期,沙特反恐形势不容乐观,将遇到来自四个方面的安全威胁。
一、沙特内部问题发酵。沙特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王室成员富可敌国,而下层百姓并不富足。
目前,沙特失业率已达25%,约400万人月收入不超过530美元。一些失业青年在这个貌似富裕的国度里体会到的却是生活无着落,可能在“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的诱惑下步入歧途。而东部什叶派的反抗情绪持续不减,也可能成为发生更多恐怖袭击的诱因。
二、来自也门的威胁。以沙特为首的联军空袭胡塞武装,使沙特遭到反击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不排除胡塞武装对沙特发动袭击的可能。
三、沙特对也门的军事干预使当地局势复杂化,客观上为“基地”等恐怖组织提供了生存和壮大的“沃土”。
“基地”组织的基本理念是反美,而沙特是美国的盟友。此前,由于“基地”组织忙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与美军作战,无暇顾及沙特。而随着美军逐渐减少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人数量,“基地”已腾出手来,有可能把目标转向沙特。
四、来自“伊斯兰国”的威胁。
双管齐下
分析人士认为,为了应对威胁,沙特可能会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
对外,沙特可能会加强在反恐领域的国际合作,尤其是与美国的合作,利用美国在情报、技术、军力上的优势打击中东地区的恐怖分子。
同时,加快解决也门问题。沙特目前在也门问题上进退失据,骑虎难下。为能体面地从也门抽身,沙特必须加快推动也门的政治和解进程。但目前避居沙特首都利雅得的也门总统哈迪拒绝胡塞武装参加和平进程,而胡塞武装已经成为左右也门局势的重要力量,将其排除在外意味着和解难以达成。因此,沙特应当敦促哈迪改变主意,以帮助也门尽快恢复稳定。
对内,沙特应当加强安全保护措施,严防境外武装人员渗透。同时,也应当采取措施,缓解什叶派民众的不安情绪,缓和教派矛盾,着力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等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
杨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