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选取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8所高校的学生,面向学生群体开展上海市大学生信用状况调查。调查显示——
■ 上海市高校信用状况总体水平居中等偏上的水平,高于当前上海市整体社会信用水平 根据上海市高校信用状况从问卷调查结果,本市大学生群体对本市高校信用总体情况认为非常好和很好的占到53%;认为一般的占36%;认为有所不足和明显不足的占10%。其中超过70%的学生认为“诚信”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而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专项监督调研组从代表问卷调查结果看,对本市社会信用总体情况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占48%,这说明上海市高校信用状况总体水平高于当前上海市整体社会信用水平。
■ 社会整体信用状况影响了高校的信用状况 调查显示,目前高校大学生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有77.5%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影响所致,表明在大学生看来,影响或者说造成高校大学生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社会影响,社会整体信用状况影响了我们信用的好坏;有59.36%的学生选择了家庭教育原因;50.65%选择了学校教育缺失;38.17%选择了经济发展水平影响。
数据显示,大学生们普遍认为,目前高校大学生信用缺失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是很大,而是受当地的社会风气、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主要影响,尤其是社会整体信用状况影响了高校的信用状况。
■ 大学生学业信用不容乐观 当被问及“高校大学生学业信用的失信行为多不多?”选择非常多和比较多的占到45.58%;选择一般的占47.46%;选择很少和几乎没有的仅占6.97%。
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大学生学业信用的失信行为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占76.92%;逃课或找人代课占71.12%;作业抄袭占69.38%;论文抄袭占60.38%。都超过了60%,可见这些行为在学校已普遍存在,不得不引起相关部门及学校的重视。
调查问到你认为高校大学生毕业后申请的助学贷款是否应按时偿还?选择无条件按时偿还的占69.38%;选择没找到工作不需偿还的占9.72%;选择离开学校就可不偿还的占1.74%;选择不清楚的占到19.16%。
调查还提问:失信行为会对未来个人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吗?选择严重影响的占55.44%;选择影响不严重的占25.69%;选择没有影响的占4.5%;选择不了解的占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