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击掌动作(或称手势)已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广泛流行,有的一面击掌一面发出“耶”的声音。这一不胫而走的风习用来表示击掌者对一件事情的成功和胜利的喜悦、祝贺或鼓励,它比说话和握手简洁、明了、形象化,男女老幼皆宜,尤其是发生在两个孩子或大人与孩子之间,看到孩子这样做,觉得他们既成熟又懂事,老人击掌也很有意思,犹如童心的再现。
单击掌的英文名为high five,后来变成运动员相互之间致意的动作,意为高举手掌,因手掌有五个指头,所以用“五”代替,大部分人认为这一习俗起源于1977年10月2日洛杉矶道奇棒球队与休斯顿太空人棒球队的比赛,约翰尼·贝克在46000名观众前完成了一个创纪录本垒打,他的队友和老朋友格伦·伯克兴高采烈地高举起右手在欢呼,贝克正好朝伯克奔去,于是两人下意识地用右手击了掌。从此单手高举击掌成为了运动员相互之间致意的动作,后来正式发展为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祝贺和喜悦;最后又延伸到各个领域并走向了世界。
应该提一下,单击掌也有过别的意思和象征,格伦·伯克在退役后曾向公众自曝隐私,说自己是一个同性恋者,不久,单击掌竟然在旧金山的卡斯特罗区一度成为同性恋权利运动的象征(同性恋是一种与性发育和性定向有关的性指向障碍,目前已有几十个国家实现了同性婚姻合法化、保护同性恋者的合法权益)。高手击掌也曾是美国儿童的一种游戏,两人对玩,其中一个举着手,另一个唱儿歌:“举手……往左……往右……慢慢往下……再慢一点……”在说完“再慢一点”后,举手者必须立即放下手,不让对方用手掌击到自己的手掌,否则对方便赢了。
有的民俗学家却认为,击掌庆贺起源于美国黑人的爵士乐时代,而且不一定是高手击掌和单击掌,也有低手击掌和双击掌,低手击掌用来代替“我们握个手吧!”
眼下高手单击掌流行的原因之一是这样的动作比较卫生,击掌后从对方传染到的细菌只有握手的一半,因此有人建议今后干脆用单击掌代替握手的礼仪。
运动员中至今依然保留着许多双击掌的庆贺形式,尤其是排球队员之间——一个队员双手掌心朝上,另一队员用掌心往下拍。前些日子,在天津落下帷幕的女排亚洲锦标赛中,中国女排频频上演双击掌——成功拦网后、攻手钉钉板似的将球扣死在对方场地后、发好球直接得分后……场上队员总是先抱团,然后互相双击掌祝贺成功,表示再接再厉,争取更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