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色狼”“白眼狼”
都是“狼”
关 尹
  关 尹

  最近,有一则市井新闻引起热议:6月28日晚,辽宁大连的10路公交车上,一男子露出下体磨蹭女大学生臀部,后者愤而要求司机停车,等待警察到来。然而部分乘客却发出抱怨声,认为这是“耽搁时间”,甚至有人催她下车“自己解决问题”。

  最后的结果可以想象,“色狼”在众目睽睽之下居然翻窗逃掉,而受辱的女大学生只能无奈独自落泪而去。

  有些想不通,我们的社会真变成这样了?有人明目张胆当众猥亵女学生,同车乘客非但不伸援手,反而抱怨并催促下车,这种践踏道德底线的冷漠和麻木足以深深刺痛神经。要知道,这是在正常行驶的公交车上,而并非某个公园或街道的僻静角落。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似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人生态度。就像港剧中的那句搞笑台词:“你叫啊,叫破喉咙也没人来帮你。”想不到,这一幕居然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漠视女大学生遭猥亵背后,是存在于普通人身上的“平庸之恶”,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小恶”所造成的伤害比歹徒的“大恶”更甚,应引起社会足够的警惕。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碰到事情如果有人帮一把,哪怕只是喊一声,很可能就会挽救一条生命,免去一次悲剧。

  如果任由这种“平凡之恶”泛滥,所有人都会成为受害者,整个社会也会变得冷漠、危险,正是集体无意识下的“平凡之恶”纵容了种种罪恶。今天受害的是这个女学生,明天可能就会是你我的朋友、亲人。

  按照通常的解释,“白眼狼”意指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不妨拿来借用,给它一个新解:你都看见了,却当做没看见,亦可称为“白眼狼”。明明不瞎,偏要装瞎。

  不管“色狼”还是“白眼狼”,其实都是“狼”。“色狼”固然令人憎恨,但这好歹只是个人的堕落;我想,比“色狼”更可怕的是无动于衷的“白眼狼”,他们是一个群体的沉沦。

  但愿这个社会少一些麻木的“白眼狼”,自然会少更多的“色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互动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专版
环境恶化责任如何追究?
诗人之渡劫
“色狼”“白眼狼” 都是“狼”
互联网金融,理性生长方有蝶变
混战
综合评价试点比南科大模式更超前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色狼”“白眼狼”
都是“狼”
2015-07-03 2 2015年07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