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众筹引发的市场纠纷,怎样调节?频频出现的P2P“跑路潮”,如何追责?近日,沈阳首个互联网金融法庭举行揭牌仪式,为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纠纷处理、法律咨询、消费者维权等,打开了法治之门,也引发人们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深入思考。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今天,互联网金融早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诸多孔隙。互联网给金融业带来大潮初起新动力的同时,也裹挟着鱼龙混杂的隐患。强化监管,在有序中激发活力,势所必然。
互联网金融在本质上,还是金融。既然是金融,安全和信用,无疑就是其生命线。对于政府而言,筑牢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安全和信用底线,当好管理者和服务者;同时,更充分地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根据行业和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因时而变、随事而制。这恰恰是创新监管手段的不二法门。从这个角度来看,设立互联网金融法庭,一方面,立足平等维护互联网金融机构、投资者、借款人等各方权益,规范市场秩序;另一方面,要求妥善处理鼓励金融改革创新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把准了监管创新的脉搏。
宝剑不经磨砺,无法出锋;良玉不经打磨,难以发亮。互联网金融也是如此。只有既守住安全和信用的底线,也给足创新和想象的空间,互联网金融方能迎来繁荣发展的蝶变。
(陈 凌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