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康复/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病夏治话哮喘敷贴
李祎群
  冬病夏治是以《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理论依据的一种治疗方法。夏天乃一年中阳盛阴竭季节,而“三伏”又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之季,人体的阳气也随之达到顶峰。此时为恢复人体阳气最佳时机,若以阳克阴,以热驱寒,驱散患者体内的阴寒之气,将冬病之阴邪消灭在蛰伏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即是“冬病夏治”理论的来源。同时“夏治”方法能够扶助正气,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预防保健作用。

  人们常说的三伏贴即“敷贴疗法”,是在三伏天对穴位进行药物贴敷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天灸的一种。三伏天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今年三伏天是从公历7月13日开始。在时间治疗学上,中医认为三伏天从五行属金,与肺相配,为驱散内伏寒邪最好节气日期。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能达到最高,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贴敷,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所,使人体各部的功能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

  哮喘敷贴的治疗较之西医有安全、持久、可耐受的特点,中医敷贴治疗若能持续3年到5年,对气喘及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可达80%以上;这种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直达病处的方式,可以减少胃肠道干扰,延长药效,尤其适用于小儿及老人,且操作简便、价廉安全、疗效显著。

  每次敷药以半小时至一个半小时为佳,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皮肤受伤。少数病人贴后背部会出现轻度过敏,此属正常现象。若有汗渍脱落,以保鲜膜贴上固定即可,如有严重过敏症状,可以提前取下。敷贴期间不宜在阳光下曝晒、泡冷水、游泳或从事激烈的活动。

  仁济敷贴根据慢性病患者体质的寒热不同分为甲、乙、丙三方,循经敷贴,急性发作期缓解症状,慢性稳定期温振督阳,固护卫气。其特色在于:敷贴面积大,涉及穴位多,循经敷贴,疗效显著。曾经临床3000例发作期病例资料统计,总有效率达86.78%。

  李祎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多学科和个体化明显提高肾癌治愈率
腰背发僵——强直性脊柱炎的信号
中西合璧治疗甲状腺结节
冬病夏治话哮喘敷贴
新民晚报康复/康健园B04冬病夏治话哮喘敷贴 2015-07-06 2 2015年07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