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迎接“夏令热线”
晏秋秋
  晏秋秋

  广受读者诸君欢迎的本报“夏令热线”,本周重开。未来一个月,预计将有10万多个电话,蜂拥而入12319城建热线。

  今年的“夏令热线”,市领导十分重视,将延续多年传统接听市民来电。上海市建设交通系统也大力支持,早早备好几十套应急预案,解决夏令期间百姓“急难愁”问题。

  媒体间的合作,一如既往。本报与上海广播电视台合作的“与区县长面对面”访谈活动,今年依旧将在广播电台现场直播。17位区县长,还将一一“面试”。去年接电之后,17位区县长连连点头,“效果很好”,“了解居民需求”。几名今年转任区委书记等新职的领导还表态:“我去和区长沟通一下,请他代表本区,继续接电,高度重视‘夏令热线’工作!”

  去年,“夏令热线”的一大亮点,是与市文明办、市房管局合作开展的“文明大讨论”,并总结出《文明居住十不规范》。一年来,这一“十不规范”不断发扬,广为人知。今年的“夏令热线”,将继续围绕文明居住的这些规范,展开讨论,并力求形成一系列配套措施。

  与以往相比,今年“夏令热线”将更多关注,用“互联网+”手段,创新城市管理的主要案例。其中,本报将与上海市建设交通系统合作,在部分区县下属街道的网格化中心,新设“夏令热线”分会场。这样的“城市微循环”,将反馈、处置前移,既有效利用了资源,也将加快了处置速度。

  当然,我们还将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测评”,来得出市民对“夏令热线”的满意度。这样的测评,贯穿城市基层问题处理的所有环节,尽可能减少“盲点”。

  其实,延续20多年的“夏令热线”,是联系政府与百姓的桥梁,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管理的一大创新。还是那句话,上海这座城市,要靠大家管,大家治,才能成为大家的上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预装软件的底线是尊重消费者
迎接“夏令热线”
谁是“南大”
砚台的焦虑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迎接“夏令热线” 2015-07-06 2 2015年07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