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民生速递
     
本版列表新闻
两成受访者游学为留学,专家建议——~~~
两成受访者游学为留学,专家建议——~~~
两成受访者游学为留学,专家建议——~~~
两成受访者游学为留学,专家建议——~~~
     
2015年07月06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成受访者游学为留学,专家建议——
带着问题去 收获更加多
张炯强
  游学实际上也是对留学院校的调查审核,很多家长将其当成将来孩子“留学”的前哨站。沪上一家留学中介机构调查发现,有21%的人表示,游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前体验留学氛围,为留学做好准备”。

  为今后留学做铺垫

  小毕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学生,去年春节,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弗吉尼亚大学访学项目。在美国期间,她不仅听取了这所两百多年美国名校的两周课程,而且深入美国家庭,全面融入当地生活。小毕还获得更重要的收获,弗吉尼亚大学的一名教授与她成了朋友,并建立了长期的联系。回国半年后,那名教授为小毕撰写了推荐信。于是,小毕没有寻找国内中介,就顺利申请了一所美国名校的硕士研究生。

  ■ 专家建议

  既然游学是为今后的留学做铺垫,提前通过网站等渠道对参观学校进行了解是非常必要的。这些需了解的信息包括学校历史、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等。留学专家刘誉介绍,游学的学生一定要带着问题去游学,每个团队都配备了专业的领队,只有在不断询问的过程中,才能全面了解。

  语言不会突飞猛进

  出国游学最打动家长心的还是学习英语。本次调查中,在关于游学的目的上,有36%的人希望能“提高外语能力”,这其实也是游学中“学”字的最直接体现。也正因为此,一些英语国家最受欢迎。很多家长相信,出国后的全英语环境,会逼迫孩子张口说话,突破哑巴英语的心理障碍。

  ■ 专家建议

  从练习口语的角度看,肯定是有好处,因为孩子们必须要开口,但期望值不要过高。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想在2到3周内提高英语水平是不现实的,也不应是出国游学的主要目的。

  学会感受他国文化

  出国游学应该让孩子多参观一下国外的文化名胜、博物馆和科技馆,住在外国人家里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培养孩子的文化素养和自立精神。

  家住徐汇区的胡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她12岁的儿子参加了一次德国的夏令营,回来竟判若两人。他开始主动做家务,出门会帮着母亲提行李,也更善于与陌生人交流。原来,在德国期间,儿子耳闻目睹,看见德国小朋友自己削土豆、自己拖行李箱,还能自己做小蛋糕义卖帮助他人,都深深触动了他。

  ■ 专家建议

  出国前通过自学或参加短期课程提高英语口语,尤其关注与当地风俗习惯、名胜等相关的词语。以免到了游学目的地之后,无法与当地学生交流。游学时重点不是语言,而与当地同学交流,改掉自己在国内的一些坏“毛病”。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出国上“名校课” 多数“游而不学”
带着问题去 收获更加多
海外正规夏校难觅 警惕游学混水摸鱼
新民晚报民生速递A06带着问题去 收获更加多 2015-07-06 2 2015年07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