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定居成都的张庆成,未料想却传来亲切地道的上海话:“我们一家后来都去了上海,我呆了二十几年,我父亲是在上海过世的。”张自忠将军留有两儿一女,大儿子又生养了七兄弟,张庆成是老六。“现在我大哥已经85岁了,爷爷在世的时候,只见过前头三个孙子。”69岁的张庆成记得母亲说过,爷爷打仗不常回家,“但他格外喜欢小孩,一回家就抱着孙子,又是揉,又是捏。”
对于孙子们来说,张自忠是个慈祥的老者,与你我的祖父并没有分别。但带兵的时候,张将军却有着两张面孔。“我祖父有个绰号,叫‘张扒皮’。”张自忠操兵格外严苛,他知道只有本领过硬才能杀敌卫国:“祖父练兵时有句口头禅——不好好练,看我不扒了你的皮!这绰号就是如此得来。”“张扒皮”备受士兵们的爱戴,因为生活中他又似“张爸爸”一样爱护大家。“那些小兵练得脚上起了水疱,祖父就会亲手拿针帮他们把疱挑破,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张自忠并没有留下太多遗物。“为国家死,别无他法”,最出名的那两封信如今也在博物馆里,“其实爷爷每次上战场前都会留下类似的信函,这是他预备的诀别信。如果打胜仗回来了,他就会把信烧掉。那两封留了下来,因为他再也没回来。”张庆成是原四川政协副秘书长,现任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他和兄弟们以及小辈却谨记张自忠留下的家训:“爷爷强调忠与孝。他最瞧不起懦弱的人,而教育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做人不能做孬种。”
山东是老家,重庆有墓地,而宜城则是殉国处,张庆成口中以纪念爷爷为名的家族“五年一小聚,十年一大聚”,一直由他在牵头。今年,一大家子去了宜城的张自忠殉国处纪念园落成典礼。
去三处悼念爷爷的时候,张庆成从不悲伤,也没掉过一滴泪,“爷爷是军人,马革裹尸,是他的荣誉。”在山东老家,他会摸一摸旧屋的窗棂,爷爷便是在这里出生长大;在重庆的墓地,他常常用手拂去墓碑上的尘土。而在宜城,他喜欢带一把土,或几块石头回家,“这些,都让我感觉离爷爷更近了一些。”为爷爷骄傲的张庆成,唯独到了长山山脚下的同难官兵墓,心头涌上说不出的难受,“这里埋了五百多人,有名有姓的才几十个,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我爷爷有名,大家都记住了他。可是,这些小兵难道不值得被我们纪念吗?” 首席记者 华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