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是一幅名画,由奥地利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所画。画中阿德勒夫人优雅地端坐着,背景呈现一片金色,尤其是她身上穿的裙子,镶嵌拼贴各种金黄色的装饰图案,如三角形埃及式眼睛等等,金光灿灿,华贵绚丽。这幅画,一直为画中人阿德勒夫人和丈夫费迪南所拥有。“二战”爆发,德国占领奥地利,纳粹抢走了名画,因为阿德勒是犹太人,此画被改名为《金衣女人》。五十多年来,这幅被誉为奥地利“蒙娜丽莎的微笑”的作品,一直被当作根据阿德勒夫人遗嘱所捐赠而悬挂在奥地利美景宫美术馆的墙上。上世纪90年代,战时逃亡美国的阿德勒夫人侄女玛利亚,为追讨家族藏品,开始了不懈的奋斗。电影《金衣女人》就是讲述玛利亚追讨名画的故事。
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无意描绘名画创作过程,不屑拼凑名画背后奇闻逸事,它以严肃的态度,让我们看到画作追讨过程的曲折和艰难。玛利亚追讨名画时,已满头白发。追讨过程的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让我们悬着一颗心。一开始,从她刚去世的姐姐遗物中,发现了几封她们家族律师写于1948年的信,得知谁也没有看到过伯母捐赠名画的遗嘱。她雇用年轻律师兰迪——他的祖父也是战时从奥地利来到美国,回到几十年前她逃离的家园,去找寻遗嘱,找寻名画可能回归的证据。一切都证明了名画属于自己。她在奥地利艺术品归还会议上有一个演讲:“当人们看到著名的肖像画,他们看到的是奥地利最好的艺术家之一的佳作,但我看到的是我伯母的画像,一个当我在房间里给她梳头时,跟我讲述人生的女人。”演讲动人,但奥地利政府却仍然拒不归还。第二阶段,兰迪寻找到法律依据,可以在美国本土起诉奥地利人。从立案到最高法院审理,不乏重重阻碍。奥地利人认为,这是属于他们国家的内部事务,他国无权干涉;美国政府的代表也认为,如果此案开庭审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外交问题。兰迪在美国最高法院动情地说:“玛利亚夫人年轻时来到美国,是为了寻找和平,寻找正义。”最高法院最终支持了玛利亚。第三阶段,虽然可以状告奥地利人,但会耗时数年,玛利亚此时已80多岁。兰迪打算采用仲裁手段,回到奥地利,由双方选定仲裁人,再和中立国第三方仲裁人一起,判定案件的输赢。兰迪在维也纳这样说:“我们的先辈,正是来自于这座城市。很多年前,这堵墙外,发生了可怕的事情,他们灭绝人性,杀害整个家族,洗劫财物,其中就有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画像。我请求你们,作为奥地利人,作为人类,承认错误,不只为了玛利亚,也为了奥地利。”玛利亚最终赢得了胜利。
海伦·米伦扮演的玛利亚,有时幽默,有时豁达,有时睿智,有时愤怒,有时柔情,她和“绿灯侠”瑞恩·雷诺兹扮演的兰迪一起,成为影片最出色的搭档。电影中更不能忽视的是它十多处的“闪回”,构成除追讨名画外的另一条故事线——玛利亚在奥地利的岁月印迹:温暖镜头里,快乐的童年、友善的家人、父亲的大提琴、伯母阿德勒的项链;灰暗镜头里,法西斯的凌辱、痛苦的分离、紧张的逃亡……最不能忘怀的是电影结尾,玛利亚回到了奥地利她曾经的家,过去和现在融合在一起,她游走在亲人们中间:她看到伯母阿德勒在教自己和姐姐插花,她看到伯父坐在沙发上看书,她听到父亲在拉大提琴,她看到母亲笑吟吟地穿梭在众人之间,她看到墙上挂着金光闪亮的《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肖像画,画前站着伯母阿德勒,她正对着玛利亚微笑……想想,还有什么比这样的镜头更温暖人心呢?
《阿德勒·布洛赫-鲍尔夫人》现藏纽约新美术馆,现实中的玛利亚于2011年去世,享年94岁。